
有水的地方,有生命的可能性。碰巧的是,H2O充當有機分子之間化學反應的理想培養基,幫助它們連接在一起形成氨基酸,從而形成蛋白質的構建塊,從而形成細胞。
因此,恆星周圍的“可居住區”(可能存在生命的區域)是行星可以在其表面上維持液態水的距離範圍。恆星宜居區中的行星通常被稱為“ Goldilocks行星”:它們不太熱,導致水沸騰或太冷,導致其凍結;取而代之的是,它們恰好是液態水和可能出現的生命。 [讀:生活的要素是什麼?這是給出的
例如,地球位於我們太陽的宜居區,該區域始於地球和金星之間的中途,幾乎延伸到火星。
Gliese 581d, an系外行星(行星在我們外面太陽系)旋轉的七倍,旋轉一顆名為Gliese 581的星星,在星座天秤座中距離20光年。當它第一次發現2007年,Gliese 581D被認為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區域之外,但後來,科學家發現Gliese 581d剛好足夠接近,足以維持液態水。它的一位發現者,日內瓦天文台的天文學家斯蒂芬·烏德里(Stephane Udry)在2009年說,它是第一個認真的'水域'候選人。 ”
現在,進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僅是宜居區的Gliese 581d,它甚至可能具有適合生命的密集,穩定的氛圍。羅賓·華茲華斯(Robin Wordsworth)及其同事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構建了計算機模擬,以與大氣科學家模型相似的方式研究Gliese 581d的氣候地球上的氣候模式。華茲華斯(Wordsworth)的模擬“證明[Gliese 581d]將在各種合理的情況下具有穩定的氣氛和表面液態水,這使其成為可居住區中的第一個確認的超級地球(2-10個地球質量),”她在物理學上的新論文中寫道。
將來,對來自Gliese 581D的光譜的更詳細的觀察結果將幫助研究人員確定係外行星的大氣是由與地球相同的溫室氣體組成的,例如二氧化碳,還是由諸如氫氣和氦氣等較輕的元素製成。後一種大氣不會使星球免受星星高頻紫外線的影響,因此不會那麼有利於生命。
在Twitter上關注Natalie Wolchover @Natty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