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今天報導說,在其季節性高峰期,臭氧洞創造了今年的紀錄。
覆蓋南極大部分的臭氧孔被認為是由釋放氯和溴的人類產生的化合物引起的。大氣中高的化學反應導致這些氣體破壞臭氧。該孔的存在(實際上是一個顯著降低的臭氧區域),即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以更大的量到達地球表面。
“從9月21日至30日,臭氧孔的平均面積是有史以來觀察到的最大的區域,目前為1060萬平方英里。”NASA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如果平流層天氣狀況正常,則預計臭氧洞將達到約8.9至930萬平方英里的大小,圍繞北美的表面積。
今年的平均水平破壞了2003年的1050萬平方英里。
今年還包括與2002年9月9日相關的每日記錄。livescience.com。 “這是創紀錄的單日平均水平。”
紐曼和他的同事在9月的最後10天平均平均,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中,臭氧孔區的高峰日期。
紐曼說:“我們可以追溯到1979年。” “如果您在1979年之前就沒有臭氧洞。”
- 臭氧孔可以持續到2065年
- 圖像:極端生活:地球盡頭的科學家
- 稀疏北極臭氧可能構成健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