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世界海洋部分地區的氧氣低落。藻類徑流燃料中的肥料和其他化學污染物,導致氧氣死亡時會降低氧氣水平。對這些所謂的“死區”的研究綜述,詳細介紹了該期刊的8月15日。科學,發現自1960年代以來,每十年的死區數量大約翻了一番。研究作者,弗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羅伯特·迪亞茲(Robert Diaz)和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羅格·羅森伯格(Rutger Rosenberg)今天在全球沿海地區的沿海水域中佔405個死區,影響了約95,000平方英里(245,000平方英里)的海洋,這是新西蘭大約的大小。儘管與海洋的總覆蓋範圍相比,這似乎很小,但局部影響可能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當肥料徑流將多餘的營養物質(例如氮和磷)傾倒到沿海水域時,就會發生這些死區,從而為藻類提供食物。當這些微觀植物死亡並沉入海底時,細菌會進食它們,然後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所有氧氣。這使魚類和其他底部的海洋生物沒有足夠的氧氣生存,從而導致大量死亡和流離失所。通常,研究人員指出,直到威脅有價值的魚類股票之前,這些事件才注意到。世界上最大的死區是波羅的海。美國最大的死區位於密西西比河河口的墨西哥灣,大約是新澤西州的大小。科學家預測海灣死區可以增長比今年夏天以往。迪亞茲(Diaz)和羅森堡(Rosenburg)表示,死區現在是“海洋生態系統上的關鍵壓力源之一”,以及過度捕撈和棲息地的損失。他們寫道:“對於沿海海洋系統,沒有其他如此重要的變量在溶解的氧氣之類的短時間內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氣候變化可能通過海洋循環的變化加劇局勢,迪亞茲和羅森堡建議削減量富含氮的肥料那陷入了河流。
- 視頻:死區如何形成
- 乙醇生產將使“死區”惡化
- 測驗:您的環境足跡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