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前總理約翰·基在他的直升機上畫了三隻白兔,向他的“極度迷信每個月初重複「小白兔」3次的習慣。
網球冠軍每次發球前都會執行相同的動作順序(拉襯衫、綁頭髮、擦臉)。泰勒絲演出前在手上畫「13」以求好運,而蕾哈娜不允許她的更衣室裡有任何黃色的東西。
也許你也很迷信。也許你有一個幸運數字,避開黑貓,或者一想到在室內打開雨傘就不寒而慄。
即使你不認為自己迷信,像這樣的小事打噴嚏後說“保佑你”,敲敲木頭或者交叉你的手指這些都是具有迷信根源的行為例子。
我們人類特別容易受到迷信的影響。但為什麼我們這麼快就養成了迷信行為?真的相信它們能帶來好運還是壞運?
在我們的新研究,我們開始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測試了人們是否能夠區分他們造成的結果和他們沒有造成的結果,這告訴我們一些關於人類迷信的認知根源的資訊。
有關的:
了解因果關係
早從四個月,了解他們的行為會產生結果——踢腿會搖動嬰兒床,搖動撥浪鼓會發出有趣的聲音,玩具掉在地板上意味著媽媽或爸爸會撿起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因果關係有了更複雜的理解,“為什麼?”問題關於我們周圍的世界。
這種對因果關係的敏感度為重要的事情奠定了基礎,例如富有想像力的遊戲、計劃行動以實現目標、預測他人的意圖、預測和調節情緒以及與他人合作。
了解因果關係的能力是人類認知的決定性特徵。但這與我們的迷信傾向有何關係呢?
當因果只是幻覺時
我們從以下方面了解因果關係經驗。當我們的行為產生結果時,我們就會了解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係。這種行動與結果配對發生的次數越多,它們之間的感知連結就越強。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重複會產生獎勵結果的行為,並避免重複會產生懲罰結果的行為。
但是,如果我們的行為巧合而產生結果,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我穿著幸運襪並且我最喜歡的運動隊伍獲勝,這可能只是巧合(不太可能是我穿的襪子真正導致了勝利)。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幾次,我可能會對我的幸運襪產生迷信。
這表明迷信行為的出現是因為我們不太善於辨別我們的行為何時導致結果,以及何時我們的行為恰好與(但不導致)結果一致。這是對迷信的常見解釋——但它有分量嗎?
測試我們發現因果關係的能力
我們可以透過簡單地詢問人們「誰造成了這個結果?」來測試迷信行為的基礎是什麼。如果正確的話,我們就可以辨別行動與結果的關係(因此迷信行為一定有其他的解釋)。
我們的研究正是這樣做的。我們詢問人們是否能夠判斷他們的行為何時導致或沒有導致結果。
我們從紐西蘭一所大型大學招募了 371 名大學部學生,他們參加了一個實驗課程並獲得了課程學分。在參與者玩的遊戲中,積極結果(獲勝)或消極結果(失敗)要么在他們自己的行動(點擊按鈕)之後發生,要么獨立於他們的行動。
重要的是,參與者事先沒有獲得任何有關結果類型或結果是否取決於他們的行為的資訊。這意味著他們必須依靠他們在遊戲中實際經歷的事情,我們可以測試他們判斷結果是否是他們造成的。
這也意味著參與者先前存在的迷信和其他特徵(例如年齡)不會影響我們的結果。他們在任務期間的行為更廣泛地代表了人類的行為。
參與者的分數顯示他們經常做對:在大約 80% 的試驗中,他們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導致了結果,什麼時候沒有。
內在的偏見
造成結果和不造成結果之間的差異有時非常微妙。這使得參與者更難說出發生了什麼事。
當他們不確定時,參與者默認說“我造成的”,即使他們實際上沒有。他們傾向於將結果歸因於自己的行為,尤其是在贏得結果之後。
這種偏見可能是解釋我們為什麼迷信的關鍵:我所做的某件事導致了某件事的發生,即使我無法確定它是什麼。這表明,知道迷信並不真實可能並不能真正阻止我們迷信行為。
從表面上看,這可能沒有意義——為什麼要花費精力做我們知道不會影響結果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更深入觀察,就會發現這種偏見重要目的,因為它有助於確保我們不會錯過我們的行為與其結果之間的任何潛在關聯。換句話說,安全總比後悔好。
研究表明,迷信行為也可以增加信心以我們實現目標的能力,提升績效在不同的任務中,以及緩解焦慮透過給我們一個控制感。
將正向結果歸因於我們的行為的傾向(正如我們所發現的)可以增強自尊和心理健康。所以,也許我們都可以透過沉迷於一些迷信行為而受益。觸碰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