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第一波浪潮的奢華紡織品在古代中國,它可能不僅僅被視為一種物質對象。一項新研究的作者在四川省的一個青銅時代祭祀坑中發現了絲綢殘留物,表明這種華麗的幼蟲纖維因其優雅和超自然的品質而受到人們的尊敬。
「絲綢是打開絲路的推動力,將這種材料定位為極大影響人類文明進步的全球商品,」研究人員寫道。他們也繼續解釋說,大多數關於中國蠶桑業的早期記載——指的是養蠶- 可追溯至古蜀國,西元前1600年至1100年,其首都位於三星堆。
「然而,在三星堆之前的考古中並沒有發現絲綢或其殘留物,」研究作者表示。儘管如此,該地點還是發現了許多令人著迷的發現,包括一系列裝滿象牙、玉石、青銅和金器的「祭祀坑」。
這些物品的年代為距今3,148年至2,966年,均顯示出被燒毀的痕跡,表明它們「原本是用於[……]宗廟祭祀,但不知為何被埋在地下」。其中一件「網格狀器物」由橢圓形的青銅和玉片組成,上面塗有織物痕跡。
由於它的細膩,長時間燃燒或掩埋後極不可能倖存下來,因此很難辨識這種精煉物質的古代痕跡。然而,透過使用一系列先進的檢測技術,研究作者能夠確認該織物確實是絲綢。
研究作者指出,這件文物可能與一份名為「嘉土之家」的古代記錄有關,其中皇帝收到了有關登基的神聖命令,因此得出結論,這種紡織品可能具有宗教意義。他們寫道:“玉石和網格狀器物表面的絲綢殘留物可以推測是天地之間溝通的物質載體。”
這種解釋得到了古代文獻的進一步支持,這些文獻表明絲綢通常用於製作陪葬服裝,以幫助死者與天堂聯繫。
研究人員總結了他們的發現的意義,他們解釋說,他們的工作標誌著「在三星堆考古遺址首次發現絲綢痕跡和殘留物,為絲綢在儀式中的使用提供了考古證據,並提供了更多有關古代蜀人如何使用絲綢的信息。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上科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