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輸送肺部證明了無需機組人員飛行捐贈器官的實用性
無人機在多倫多醫院之間運送了肺,這為增加可成功移植的器官數量打開了大門。
一架改裝的無人機搭載了一名捐贈者從多倫多西區醫院到多倫多綜合醫院,只花了五分鐘,器官就成功移植到肺纖維化患者體內。 儘管以前也曾透過無人機在醫院之間運輸過捐贈器官,但肺部和被認為特別具有挑戰性。 操作演示是一種實用的方法,可將任何可移植的器官轉移到最合適的受體所在的醫院。
全球有數百人在等候名單上,許多人在獲得所需的東西之前就會死去。 捐贈者短缺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許多器官因為無法及時交付給相容的接受者而被浪費。
交通是將每個健康器官提供給受益者的眾多障礙之一。 即使有閃爍的燈光和刺耳的警報,救護車也可能浪費在大城市的醫院之間往返的寶貴時間。 然而,這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過去式。科學機器人去年進行的救生無人機飛行。
首次通報無人機移植捐贈器官是,讓一位 44 歲的接受者停止了八年的透析。 任何器官如果能快速交付,成功植入的機會就更大,但是在體外可以持續長達48小時。 在途中節省幾分鐘是有幫助的,但很少是必要的。 城市之間的交付是一個更大的挑戰,但通常仍然是可能的。
然而,心臟和肺部需要在捐贈者死亡後4-6小時內進行移植。 考慮到在兩端進行手術的時間,如果捐贈者沒有與優先接受者死在同一家醫院,那麼用於分娩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
多倫多大學健康網路的一個團隊多年來一直計劃透過遠端控制輸送肺部,他們在 M600 Pro 無人機中安裝了專門設計的肺部運輸箱。 他們還拆除了起落架和正常的有效載荷架,以增加可用的重量——肺部可能並不重,但保持其功能所需的所有設備是另一回事。 儘管增加了降落傘回收系統、攝影機、燈光和 GPS 追蹤器,整個系統的重量不到 25 公斤(55 磅)。
兩家醫院的屋頂之間進行了 400 多次試飛,而這兩家醫院都不是為載人直升機設計的。 雖然突然出現的器官總是悲劇的結果,但至少這次的情況很好,沒有下雨,風很小,能見度很好。
移植手術非常順利,這位 63 歲的患者在手術兩天後就從加護病房出院了。
多倫多的兩家醫院相距僅 1.5 公里(0.9 英里),因此即使交通不暢,運送也可能很快。 然而,該計畫的成功表明有能力在城市內較偏遠的醫院之間以及最終在相距較遠的城市之間進行逐漸更長的轉移。 作者表示希望能夠使用用來攜帶各種不同類型器官的盒子來建立「橫貫大陸的輸送路線」。
改善交通永遠無法解決器官短缺問題—只有計劃或者可以做到這一點。 但同時,它可以緩解危機。
轉帳帳戶描述如下科學機器人。
[H T科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