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將生命搜尋範圍縮小到“光合宜居帶”
人類已經開始在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許多行星,現在可能是時候開始將範圍縮小到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地方了。
天文學家廣泛撒網尋找宜居行星,雅典喬治亞大學的研究小組認為,撒網範圍可能太廣,沒有什麼用處。 他們認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找到可以支持生命的行星,而是尋找那些可以支持我們可以探測到的生命的行星,這是一個更狹窄的子集。 他們提供瞭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起點,重點關注他們所謂的“宜居帶」(PHZ)並確定其中的五顆行星。
恆星的宜居帶目前被定義為接受適量陽光以支持液態水的區域——沒有太多的陽光全部蒸發,也沒有那麼多的陽光全部凍結。 這個定義可能有點模糊,因為行星大氣層中的邊界可能會改變。 儘管如此,每當在這個區域內發現類地行星時,我們都會感到興奮,這已經足夠了,天文設備的一些進步是。
然而,作為一支由卡桑德拉·霍爾博士在提交給《天文物理學雜誌》的預印本論文中,如果我們無法從這裡探測到一顆行星,那麼它是否能夠支持生命並不重要。 例如,想像外星人繞軌道運行試圖弄清楚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生命。 他們可能認為火星可能適合居住,但他們不可能在那麼遠的距離探測到那裡的任何生命——即使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我們也不確定。 另一方面,地球會容易得多。
這是因為地球上的生命非常豐富,它以非生物過程無法做到的方式極大地改變了大氣層。 霍爾和合著者指出,尋找類似的大氣變化是尋找外星生命的下一個前沿領域。 “這樣的探測可能需要專門的研究,佔用大量的望遠鏡時間。” 需要將數百次穿過行星恆星表面的凌日合併起來。
直到我們擁有數十個 JWST 或在操作上,我們不能浪費這樣的時間,需要謹慎選擇目標。
PHZ 的定義也很棘手。 作者得出結論: 「在最理想的生命條件下,沒有大氣和溫室效應,光合宜居帶幾乎與宜居帶一樣寬。 另一方面,如果生命的條件不太好,大氣衰減和溫室效應甚至是中等,那麼光合作用的宜居帶就會集中在更大質量恆星周圍更大的距離處。
在我們投入大量望遠鏡時間研究某個系統之前,我們幾乎肯定不會知道溫室效應,甚至可能不知道。 地球一天的長度是另一個作者認為如果不理想的話可能會縮小PHZ的因素,但也可能是未知的。 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重點關注在各種條件下將位於 PHZ 的區域。
我們發現的許多宜居帶行星預計將是“”,一側永遠面向他們的星星。 關於這些行星是否確實適合居住一直存在激烈爭論。 在某些情況下,應該有一個暮光環,那裡的溫度可能合適,在較冷的情況下,直接指向恆星的區域可能有適當的溫暖。 然而,作者寫道; “我們的分析表明,在所有情況下,PHZ 主要存在於潮汐鎖定半徑之外,這表明在宇宙其他地方尋找生命應該集中在非潮汐鎖定行星周圍。”
在 29 顆已知位於宜居帶的岩石行星中,作者發現只有 5 顆對於所有可能的變數都始終處於 PHZ 中; Kepler-452 b、Kepler-1638 b、Kepler-1544 b 以及 Kepler-62 e 與 f。 如果我們要投入大量望遠鏡時間來嘗試辨識行星大氣層,那麼這些看起來就是起點。
這項工作依賴行星上的生物化學運作方式與我們相似的假設,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無法識別這些產品,所以沒有什麼意義。
預印本可於ArXiv.org
[H T發現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