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文學家傑瑞·埃曼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射電望遠鏡的印刷輸出中註意到一些不尋常的東西時,他的反應成為尋找外星智慧生命過程中最著名的時刻。近年來,針對「哇!訊號」的現象發表了多種解釋。
哇!上下文中的訊號
自 1932 年射電望遠鏡發明以來,有些人希望我們能夠捕捉外星訊號,但幾乎所有望遠鏡的時間都致力於探索最有趣的自然物體。
這SETI (SETI) 於 1960 年開始尋找來自外星人的無線電訊號,但最初的努力是短暫且隨意的。當時的儀器不僅限於天空的小區域,也局限於無線電頻段的狹窄部分。 1420 MHz 頻率被認為是外星人為了吸引註意力而可能使用的頻率,因為它是氫自然排放的頻率之一。因此,當俄亥俄州立大學分配其綽號為“大耳朵為了進行搜尋,選擇了這個頻率附近的頻段。
與現代射電望遠鏡相比,「大耳朵」只能收集少量的數據,而且是在「哇!」之前。信號表明沒有任何東西能引起任何有趣的事情。
在進行檢測本身之前,了解「訊號」一詞可能會在這種情況下造成很多混亂也很重要。對許多非科學家來說,「訊號」聽起來是故意的,暗示著某種訊息,無論是外星人的還是人類的。然而,對科學家來說,訊號是任何非隨機噪音的東西——甚至木星也代表明確的信號,但肯定是自然的。
大耳朵不適合在空中移動來追逐特定目標。相反,它指向相對於地球的一個特定點,並讓地球的自轉進行調整。考慮到大耳朵可以捕捉到的天空寬度,每個點的記錄時間為 72 秒。如果有一個外星文明試圖從遠處吸引我們的注意,「大耳朵」會在 36 秒內檢測到越來越強的訊號,然後逐漸減弱到沉默。
當然,可能有大量的自然資源可以產生類似的東西。
哇!訊號?
當大耳朵運作時,望遠鏡偵測到的任何東西都會印在線條紙上。志工 Jerry Ehman 注意到 1977 年 8 月 15 日收集到的持續 72 秒的訊號,表示為 6EQUJ5。埃曼圈出了這些字符並寫下了“哇!”旁邊用紅筆。
有些人將該信號誤解為“大耳朵”收到了來自太空的信件,這不僅僅是“哇”,但這是不正確的。相反,這些符號是指 10 秒內的訊號強度與前幾分鐘平均基線雜訊之間的比率。任何等於或低於基線的內容都以空格表示。高達背景九倍的強度以數字表示,而較高的強度則以字母表示。
因此,Ehman 圈出的字元表示 10 秒 6-7 倍背景,然後是 10 秒 14-15 倍背景。 U 的存在表明望遠鏡在峰值時正在拾取某些東西強30-31倍比背景,但根本沒有告訴我們它是什麼。
![](https://assets.iflscience.com/assets/articleNo/74576/iImg/76710/5158039111_211d56d80c_c.png)
哇!訊號與其來自的天空區域地圖(左)以及列印字元顯示的訊號強度圖相結合。
圖片來源:toneynetone/CC BY 2.0/大耳電波天文台與北美天文物理天文台 (NAAPO)
外星訊號的預期特徵之一是它們的頻帶非常窄。透過大量頻率進行廣播會浪費能量,如果您想進行交流,那麼保持緊湊和清晰是有意義的。
大耳朵的分辨率只有10kHz(現代 SETI 望遠鏡的分辨率收緊數千倍),所以雖然我們知道哇!訊號並不比這個寬,我們無法判斷它窄了多少。 10 kHz 比大部分天文訊號窄,但自然訊號源的窄頻頻率並非未知。
偵測到訊號的頻率為稍高比氫線。這可能表明來源不是氫氣,或者是氫氣排放例如,以每秒約 10 公里(22,000 英里/小時)的速度向地球行進,雖然從地球角度來看速度很快,但比傳入的流星慢。
人們對「哇!」提出了哪些解釋?訊號?
當埃曼偵測到訊號並報告時,地球已經旋轉了好幾次,大耳朵並沒有在天空區域附近尋找任何地方。事實上,由於大耳朵運作的奇怪之處,有兩個可能的來源位置,在人馬座相距 3 度。嘗試搜尋該地區,其中一項重點關注在該地區,什麼也沒生產。儘管射電望遠鏡的運作大幅增加,但此後再也沒有偵測到這樣的訊號。
事實上,一顆彗星當時位於天空的同一區域,這一事實被認為是。然而,這個想法是,因為它離哇的確切來源還不夠近!
最無聊的解釋是訊號來自地面,可能是太空垃圾反射的。畢竟,這幾乎肯定是隨後兩個訊號引起一些興奮的原因,和來自。
1977 年的衛星數量比現在少得多,但對所謂的衛星的識別2017 年來自地球靜止衛星的資料也可能具有相關性。
也提出了更常見的大氣扭曲,但是尚未確定明確的候選人。
總而言之,我們發現跡象的可能性人類如此早期的搜尋,然後再一無所獲,都算低級。然而,迄今為止,尋找自然解釋或某種形式的人類幹擾的探索已經取得了進展。
自然,陰謀論者相信哇!訊號是外星人,而大望遠鏡掩蓋了真相。然而整個故事抵消了他們對世界的核心認知。該訊號的洩漏沒有任何保密的企圖,歡迎任何人以任何他們想要的方式搜尋天空的相關部分,而不會有黑衣人敲門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