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個體,我們努力做到最好,但作為進化樹上的一個分支,人類在地球歷史上犯了很多錯誤。從吃東西到滅絕,再到排放廢氣,進而燒毀地球,到處都是我們的噓聲的明顯例子,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有一個失敗不應歸咎於我們。
史前巨型動物的衰落歸咎於,, 和上一個冰河時期末期的災難常常被放在早期人類的肩上,並傳播到全球各地。然而,新研究發表在該雜誌上現代生物學,揭示了就披毛犀而言,它實際上不是我們。多麼令人耳目一新。
研究的研究人員透過觀察 14 個個體的組織、骨骼和毛髮樣本中的 DNA 來調查西伯利亞的披毛犀族群。對保存標本中的 DNA 和粒線體基因組進行了基因定序,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估計族群規模和群體內的遺傳多樣性。
他們的結果表明,披毛犀族群在滅絕之前已經進行了數萬年的基因適應。族群規模的遺傳指標和估計的近親繁殖率表明,在人類開始生活在西伯利亞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族群數量一直保持穩定。這種穩定性從 29,000 年前寒冷期開始時一直保持到 18,500 年前研究資料集結束時。披毛犀直到大約 14,000 年前才滅絕,這表明在研究範圍之後的 4,500 年間,該物種的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基因定序也顯示了幫助披毛犀適應氣候變遷的基因突變,例如檢測溫暖和寒冷的皮膚受體的變化。披毛犀非常適合西伯利亞東北部寒冷的氣候,研究人員解釋說,這種「適應性」突變實際上可能對該物種產生了影響,因為在它們滅絕的時候,短暫的變暖期(稱為伯林-阿勒羅德間期)開始出現。奇怪的是,殺死他們的不是冰河時期的寒冷,而是之前出現的短暫的溫暖。
「最初人們認為人類在14,000-15,000 年前出現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大約在毛犀滅絕的時候。但最近,發現了一些更古老的人類居住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約30,000 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說資深作者洛夫·達倫(Love Dalén)是古遺傳學中心的進化遺傳學教授,該中心是斯德哥爾摩大學和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合資企業。 “因此,披毛犀走向滅絕的趨勢與人類在該地區的首次出現並不相符。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我們實際上看到了這一時期人口規模的增加。”
然而,要找出犀牛和其他巨型動物數量減少的細節,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我們現在想做的是嘗試從 18,000 到 14,000 歲之間的犀牛身上獲取更多基因組序列,因為在某個時候,它們肯定會衰退……我們知道氣候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問題是:如何許多不同的動物都受到影響,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