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所有大型公司中,幾乎三分之一認為,諸如指紋,面部,聲音和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驗證方式遠比當前實踐更安全,併計劃在不久的將來使用它們。東亞洲和合作夥伴。
這家市場研究公司採訪了來自亞洲十個主要市場的前1000家金融機構的947名首席金融官和公司財務主管,發現儘管目前只有3.2%的人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但密碼逐漸逐漸成為過去。五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很願意使用密碼來確保付款。
基於擊鍵或手勢的獨特模式的行為分析是近16%接受調查的方法的首選身份驗證方法。
East&Partners分析師Sangiita Yoong說:“對於支付服務提供商,成功將取決於提供快速,安全和無摩擦的支付解決方案而不會損害客戶的個人數據。關鍵可能在於從用戶的角度了解方便,安全性和隱私需求之間的權衡方面的理解。”
這項研究顯示,諸如安全令牌和一次性訪問代碼(OTP)之類的傳統身份驗證方法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將使用率從52.7%的亞洲公司下降到只有38.9%。生物識別技術和基於模式的身份驗證將被添加為多因素身份驗證過程的一層,部分原因是消費者習慣於隨著移動設備中的指紋掃描儀(例如指紋掃描儀)的擴散而習慣於生物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