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難民高級專員(難民專員辦事處)報告了2018年生物識別註冊的重大收益,達到了60次運營和720萬個生物識別記錄。
在評論在全球戰略重點委員會第75屆會議上,難民署計劃支持與管理部主任安德魯·哈珀(Andrew Harper)表示,該機構在出生註冊方面已取得了特殊的進展。
“出生時的註冊和出生證明的簽名對於預防無國籍是至關重要的。在某些國家 /地區,包括布隆迪,加納和盧旺達在內的一些國家都有重要的改善。在區域性上,難民署和合作夥伴能夠顯著降低2012年無證件的敘利亞難民兒童的百分比,2012年至少35%至2018年的百分比不到2%。”
Harper說,難民專員辦事處進一步推出的新系統為收益做出了重大貢獻。
“難民專員辦事處已增強了身份管理能力,並擴大了素數的覆蓋範圍 - 其人口註冊和身份管理生態系統。到2018年底,Progres V4案例管理工具在58個國家和地區辦事處已投入運營,約有1050萬個個人記錄註冊。”
同時,澳大利亞國家廣播公司(Australian National AdroadcasterABC報告。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數字化轉型委員會夏洛特·林賽·凱特(Charlotte Lindsey Curtet)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當她從事援助分配時,用不可磨滅的墨水在紙上取指紋。根據Curtet的說法,雖然可以使用數字指紋完成,但數據收集最小化應該是援助組織的頭腦。
本地化實驗室的創始人Dragana Kaurin表示,她對歐洲尋求庇護者的採訪表示,任何同意通常都不基於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的人提供的足夠信息,而且情況是“固有的強制環境”。
難民專員辦事處說:“拒絕根據合法的理由提供生物識別技術並不會改變個人的國際保護權。”該機構還表示,它已在數據共享協議上取得了進展。
Harper說:“與受信任的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也是確保有效,安全地使用數據的關鍵。因此,與WFP達成了數據共享協議,以包括評估和監視數據,以及在IDP和寄宿社區上的相互數據共享。”
難民署還與世界銀行合作開放數據和微數據訪問程序。兩個組織都談到了提供的好處弱勢人群的法律身份證上週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ID4Africa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