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我聽到的嗎?新耳朵生物識別技術的精度率很高
有11個典型人耳的特徵。當大多數人戴口罩並一起兼而有之時,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軟骨漩渦與指紋生物識別技術一樣獨特。
意識到這一點,三名印度研究人員著手證明其生物識別性固定可以幫助識別更多的人,而無需受試者必須將自己暴露于冠狀病毒。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不像虹膜和指紋那樣穩定,但耳朵結構在孩子達到八歲時就可以穩定。在一個人達到70歲之前,未損壞的耳朵或多或少是相同的。另外,耳朵不會因各種情緒而改變形狀。
紙書面這三個研究人員聲稱,深層網絡模型至少可以在96.99%的時間內準確地識別人們的耳朵。 MEPCO SCHLENK工程學院內的印度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中心的三重奏工作。
他們在IITD-II耳數據集上測試了他們的六層深卷積神經網絡(這是準確的97.36%的時間)和AMI耳朵數據集(得分為96.99%)。
該團隊聲稱,他們在受控和不受控制的條件下取得了成功,這使手持系統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及標準的監視系統實用。
當試圖識別出口罩的彈性皮帶將耳朵拉入水平管的人時,算法的準確性是多麼準確。
文章主題
準確性|生物識別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研究|耳朵識別|身份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