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司法部最近的一份文件,韓國政府與私營部門共享了大約1.7億張公民和居民外國國民的形象,而他們同意將其用於培訓和測試生物識別算法。
該報告是由Hankyoreh根據交給民主黨國民議會議員公園公園Joo-Min的材料,並描述了在仁川國際機場收集的面部生物識別數據
此舉是基於韓國司法部(MOJ)與科學和ICT部(MSIT)之間的理解備忘錄的“ AI識別和跟踪系統開發項目”的一部分。
該項目計劃於2022年完成,該項目看到移民篩查過程中獲得的MOJ傳輸信息,包括面對生物識別技術,國籍,性別和年齡。
根據這些指控,MSIT隨後將信息轉移給了私人企業,以進行人工智能技術研究。
韓國政府在2019年首次推出的新聞稿中提到了該項目的創建,但沒有透露有關其結構,範圍或數據收集方法的信息。
在收集的面部圖像中,有1億個用於“ AI學習”,另外2000萬次用於“算法測試”。
顯而易見的是,《韓國移民法》僅允許Moj收集或存儲臉部和指紋生物識別技術申請使用自動移民許可服務的公民在2008年推出。
儘管如此,這款莫J在仁《仁《仁平》機場移民區周圍總共安裝了88台攝像頭,其中50個面臨生物識別能力。
根據Hankyoreh的說法,與MSIT相關的國家IT行業促進局(NIPA)目前正計劃在移民區及其玻璃攤位中部署100多個額外的攝像頭。相機採用一對多面部識別技術。
Nipa解釋說:“使用閉路相機拍攝的照片與現有數據庫圖像進行比較,以確認[照片中的人]是否是註冊的國際乘客,並且搜索數據庫直到找到了捕獲的圖像中的人為止。”
儘管如此,在Park Joo-Min辦公室最近獲得的文件中,Moj解釋說,儘管圖像的收集落在了項目範圍之內,但未獲得對象的同意。
帕克解釋說:“ AI標識和跟踪系統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有助於使移民審查更加容易並維持機場的安全性。”
他總結說:“但是,如果該項目涉及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處理個人敏感信息,並且沒有任何特殊法規以作為其基礎,那麼我們需要立即重新審查其合法性。”
司法公園大臣貝姆·基表達了驚喜在合法移民檢查範圍內,在生物識別數據共享,並承諾最少使用所得技術。他還說,該項目無法撤回或取消。
同時,一個隱私倡導小組宣布了計劃,涉嫌違反該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啟動集體訴訟。
文章主題
人工智慧|演算法|生物識別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研究|數據保護|倫理|面對生物識別技術|面部照片|面部識別|隱私|韓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