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關於面部識別技術作為Z世代用戶數字錢包交易的安全措施的感知有效性的研究。
對1997年至2012年之間出生的385位受訪者的一項調查表明,面部識別會顯著影響感知到的易用性,感知的有用性,對使用的態度,使用行為意圖和實際系統使用情況。
“將面部識別用作數字交易中的槓桿方法對用戶體驗產生積極和相互影響的影響。”研究筆記。 “面部識別作為技術的安全也被認為是安全的,當用戶使用此功能時,他們在提供的數據和財務安全方面具有積極的經驗。”
但是,研究人員還承認技術問題(例如錯誤和錯誤)的可能性。
根據這項研究,數字錢包廣泛用於印度尼西亞的電子支付,但有關安全事件的報導引起了公眾對在線交易安全性的擔憂。自拍生物識別技術似乎有助於解決這些恐懼。
該研究是由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信息系統學院Bina Nusantara大學(Binus)的研究人員進行的。該論文是2022年第七屆國際科學技術國際會議(ICST22)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使用了技術接受模型(TAM),該理論說,技術的接受是由用戶的行為意圖所預測的,這反過來又取決於對技術對執行任務的有用性的看法,並可以輕鬆地使用其使用。
文章總結說:“本文還支持信任因素的增長和在數字交易自我驗證中使用面部識別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