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美衛生組織(PAHO)於8月31日星期三宣布,它發現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寨卡病毒與稱為Guillain-Barré綜合徵(GBS)的癱瘓障礙的患病率增加密切相關。
在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馬科斯·埃斯皮納爾(Marcos Espinal)博士及其同事在帕霍(Paho)分析了最近發現寨卡暴發的七個國家收集的醫療數據。他們發現,這些地區的暫時麻痺患者人數也大大增加。
研究人員總共檢查了164,237例確認和懷疑的寨卡病毒感染的患者以及1,474例GBS患者,其症狀從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開始顯示。
他們的發現表明,一旦一個國家的寨卡疫情爆發下降,GBS的發病率也開始減弱。這表明Zika感染病例的增加與GBS病例的增加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與從寨卡暴發開始之前的數字相比,巴伊亞的GBS率上升了多達172%,巴伊亞是巴西的一個州之一,這是蚊子傳播疾病最困難的州。
Espinal和他的團隊還發現其他國家的Guillain-Barré發生率也有類似的增加。委內瑞拉的增長幅度為877%,蘇里南增長了400%,哥倫比亞增長了211%,多米尼加共和國的佔150%,洪都拉斯增加了144%,而薩爾瓦多(El Salvador)的GBS率提高了100%。
同時,研究人員無法找到GBS和登革熱之間的任何联系,GBS和登革熱是另一種長期以來據懷疑有助於增加發生率的蚊子傳播的疾病。
雖然新發現表明寨卡病毒與吉蘭·巴雷綜合症之間存在牢固的聯繫,但研究人員說為了確認直接因果關係,還需要進行其他研究。
患有Guillain-Barré綜合徵的人往往會逐漸減弱其上半身,手臂和腿部。在某些情況下,患者還因病情而經歷暫時的麻痺。
那些患有GB的人經常被放在重症監護下,並提供呼吸器來幫助他們呼吸。
GBS患者需要大量的護理,這就是為什麼Espinal和他的同事認為最近的Zika爆發正在對受影響國家的人們施加“重大負擔”。
2015年在巴西首次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但此後已蔓延到加勒比海和美洲其他國家。該疾病也已在新加坡和亞洲的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