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 tick應用”已在萊姆病越來越多的病例(尤其是威斯康星州)的病例中發佈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中。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開發人員創建了該應用程序,以實現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研究,科學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壁蝨的行為以及通常在何處的何處。其次是教育人們的各種tick蟲,並如何正確解決滴答叮咬。
如果該應用程序達到了所需的用戶數量,則開發人員可能會添加其他功能,例如GPS跟踪,並推動通知使用戶驚動地,他們進入具有較高tick的區域。
跟踪壁蝨以避免萊姆病和其他感染
該應用程序可以教育用戶如何識別不同類型的壁蝨,如何避免被咬以及如何在已經咬傷皮膚時安全地刪除壁蝨。
威斯康星州看到了由滴答叮咬自2004年以來在該地區的兩倍。當地衛生部門報告說,2017年的萊姆病數量最多。
蘇珊·帕斯基維茨(Susan Paskewitz)是大學的昆蟲學家,也是幫助開發該應用程序的研究人員之一,將威斯康星州的情況描述為“慢燃燒的流行病”。她每年看到400例與tick有關的疾病,目前被激增至4,000例。
使用“ tick應用”進行科學研究
那些下載並將下載該應用程序的人主要鼓勵參加旨在了解tick的性質和行為的互動科學調查。調查分為兩個部分:“ tick日記”和“ tick tick”。
在“ tick日記”中,參與者是問用tick滴記錄了兩個星期。他們要描述當天的活動。這些信息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人們如何以及在哪裡有發現tick的風險。
在“報告”中,要求參與者立即舉報他們是否發現自己的屍體,寵物和家庭成員的壁蝨。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科學家列出所有可能的滴答物種人們遇到的。
研究人員保證,從調查中收集的所有數據將是匿名的。他們的目標是在威斯康星州進行多達200人的調查,以及中西部的其他參與者。
最終,研究人員知道如何防止人類接觸壁蝨。
“我們想知道tick暴露的風險因素是什麼,看看習慣使某些人遇到了什麼,並了解防止滴答叮咬的是什麼,”解釋了“ Tick App”應用程序項目的首席研究員Bieneke Bron,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