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調查局進行的調查的信息表明,中國建築部門使用的化學物質正在對臭氧層造成巨大破壞。
專家說,儘管CFC-11的大氣水平在2010年進行了全面禁令。它被用作吹製劑,以製造成型的泡沫面板,用於外殼和建築結構。
“ EIA有來自10個省的18家公司的證據,表明他們使用CFC-11。與公司高管的詳細討論清楚地表明,這些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整個行業中的共同做法,” EIA報告。
中國公司承認,他們將CFC-11用於大部分泡沫生產,約70%至100%。該報告還強調了中國的合規性問題,該問題需要緊急鎮壓使用CFC-11。
什麼是CFC-11?
CFC-11或三氯甲烷是一個消耗臭氧的氣體比二氧化碳高4,750倍。由於其導熱率低,非易受度和室溫沸點,因此廣泛用於聚氨酯泡沫的生產中。
根據1987年的蒙特利爾協議,自1996年以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已在發達國家正式禁止CFC-11。
但是,一項研究出版在日記中自然指出,在2012年之後,大氣中CFC-11的下降速度減慢了50%。作者折價了這樣的想法,即大氣中CFC-11的增加是由於現有工廠被退役。相反,他們認為CFC-11的非法生產很可能,尤其是在東亞。他們的假設與EIA的發現平行。
“任何由蒙特利爾協議控制的消除臭氧氣體的生產都必須向臭氧秘書處報告,目前,全球生產本質上是零的。我們也不知道,即使是中介或副產品,我們也沒有生產。
為什麼這很重要?
2014年,科學家報告說,臭氧層正在增厚,這表明它可能正在恢復。縮小損害至少需要十年。儘管如此,該洞的大小仍在2015年約400萬平方公里,該區域與印度的規模相當。
減少破壞臭氧層以防止紫外線直接到達地面。來自太陽的紫外線會引起皮膚癌和眼部疾病。它還可以破壞農作物和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