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顯示,在一周內工作兩個或多個夜班的孕婦在下一周的流產風險更高。
丹麥的研究人員成立晚上工作的女性暴露於破壞晝夜節律並減少褪黑激素的釋放的光線,這在成功的懷孕中很重要,因為它保留了胎盤。
但是,其他專家駁回了研究的結果,因為“它不夠強大,讓人們認為他們需要改變生活方式”。
夜班與流產有關
研究人員小組分析了22,744名公共服務人員的懷孕成果,其中大多數在丹麥的醫院工作。
他們將這些工人的記錄與丹麥醫學出生登記冊中的婦女的記錄相匹配,該記錄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有關妊娠的信息,這些信息導致了出生以及丹麥國家患者登記冊,該登記冊提供了有關流產的信息。
研究表明,在10,047中夜班的女人在懷孕的第三周至21週,有740名婦女流產。
同時,在沒有夜班的12,697名婦女中,有1,149名婦女流產。
考慮到母親的年齡,體重指數,吸煙習慣,以前的出生,社會經濟地位和以前的流產,研究發現,在第8周和懷孕的第22週之間的一周內工作了兩次或更多夜班,與下一周的流產風險增加了32%。
在第四周至22週之間工作26或更多的墓地輪班的孕婦與沒有夜班的人相比,流產的可能性是流產的兩倍以上。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是基於八名女性。
這項研究有什麼影響?
上面的研究基於觀察研究,這意味著它沒有建立原因。其他專家認為,工作夜班會導致流產。研究人員說,有關流產的數據還不完整。
“這不是一個隨機試驗。有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其他混雜因素。”說Zev Williams博士,他在紐約 - 普里斯特里安/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工作的工作。
這意味著必須有其他因素影響夜班工人的健康,而研究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
威廉姆斯說,數據結果不足以說服孕婦改變其生活方式。他解釋說,在個體情況下,風險是如此之小,防止孕婦的夜班工作不會對降低流產的速度。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每天夜班工作的14%的婦女仍有幫助。
丹麥研究的首席作者Luise Molenberg Begtrup博士,哥本哈根Bispebjerg和Frederiksberg醫院的職業和環境醫學系的研究人員說,該研究的結果可能對國家職業健康法規有影響。
研究的細節是出版在日記中BMJ。
Buster Benson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