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現,由於水力發電大壩的前所未有的發展,亞馬遜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多年來,從水力發電數量增加的主要基礎設施站點增加了。儘管這些設施提供了好處,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如果暴露於大型大壩,哺乳動物,烏龜和鳥類可能會面臨滅絕的風險。
東英吉利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評估中等和大量的樹木和陸地脊椎動物(35種鳥類,烏龜和哺乳動物)的模式進行了研究,該模式將對經歷了26年群體變化的環境做出反應。
這種修改包括位於亞馬遜中部的大型水力發電設施中的棲息地質量和景觀形成的變化。
他們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的設施被稱為Balbina大壩,該大壩由於3,129平方公里的主要森林而隔離了3,546個陸橋群島。總共將37個島嶼加上附近的三個島嶼組成了研究對象,其中實施了四種調查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森林棲息地的影響可能解釋了脊椎動物滅絕的順序。在40個森林地點還評估了土地和居住脊椎動物。還進行了其他調查,以利用島上植物的高質量衛星圖像來理解森林退化的程度。
研究結果出版在PLOS一個表明在隔離26年後,即使在巴西最大的生物儲備採取的極端保護措施中,島嶼上有大量動物損失的跡象。
由於Balbina湖的發展,大部分島嶼都停止了大型脊椎動物。研究人員還發現,創建的3546個島嶼中只有25個能夠保護35個研究主題中的四分之三。該研究還發現,確定剩餘脊椎動物數量的最重要參數是島的大小。
該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的合著者兼巴西教授卡洛斯·佩雷斯(Carlos Peres)說:“在許多景觀中,水力發電是一種產生電力的有效方法。” “然而,其功效取決於地形。”他以巴西為例。由於該國的低地,水力發電設施必須開發大型水壩以升高水位,以便它們可以形成洪流。對於那些具有更清晰的山坡的人,例如在科羅拉多州的山區,需要較小的設施。
佩雷斯說:“我們正在觀看滅絕的發展。” “即使在屬於生物儲備並免受狩獵的地區,我們也發現了令人震驚的當地滅絕率。”
照片:Scott Oves |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