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知道照片是否真實?這個問題更值得一問,因為生成式人工智慧所創造的圖像既極其真實,又完全錯誤。為了幫助網路使用者去蕪存菁,Google將在搜尋結果和廣告中標記圖像。
要確定一張照片是否真實、是否經過修飾或只是由人工智慧產生並不容易。該行業的發展速度比音樂還要快,它向公眾提供了極其強大的編輯或生成圖像的功能,但同時卻沒有提供通用工具來表明視覺效果已被修改或從頭開始創建。
更好的圖像可追溯性
每個人都帶著精緻的項目去了自己的角落,例如Google 合成 ID,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倡議,例如內容來源和真實性聯盟(C2PA)。該組織匯集了亞馬遜、微軟、Adobe、Arm、OpenAI、英特爾、Truepic,因此Google。她正在致力於圖像追溯技術的實現。
搜尋引擎貢獻的內容憑證標準的最新版本 2.1 旨在更安全地抵禦旨在偽造影像來源的攻擊。這是為了確保與照片相關的數據不是“既不改變也不誤導“,谷歌解釋道。
共同標準的製定固然很好,但實施起來則更好。 Google 中的圖片搜尋結果將允許網路使用者透過點擊「關於此圖片」功能表來查閱與視覺相關的 C2PA 元資料。 Google Ads 廣告的視覺效果也是如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一切都將變得可見......只要圖像包含這些著名的資訊。
具體來說,透過查詢影像的內容憑證元數據,我們將知道它是否是用相機拍攝的,這消除了人工智慧產生影像的可能性。如果影像已被修飾,有關此修改的資訊可以包含在出處元資料中。
谷歌也將致力於將這些元資料轉發給 YouTube 用戶的可能性。就像Google圖片和廣告一樣,他們將能夠知道影像是用哪台相機拍攝的。目前只有徠卡和索尼支持C2PA標準,這大大限制了它的範圍。然而,尼康和佳能已經宣布他們希望將內容憑證元資料整合到他們的相機中。
為了做好這一點,蘋果和谷歌還需要支援 C2PA 標準:iOS 和 Android 智慧型手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受歡迎的相機。此外,在這個領域谷歌也有自己的責任:Pixel 9確實在篡改現實方面特別有天賦。
但這還不是全部。軟體發行商也必須履行合約中自己的部分。 Adobe 在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中就是這種情況,您可以在其中添加內容憑證元數據,但在 Affinity Photo 或 Gimp 中尚不能。
綜上所述,雖然這個標準的初衷是好的,但這個解決方案要在各個層面上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谷歌也鼓勵其他平台和製造商採用內容憑證。該公司也持續開發 SynthID 浮水印,以標記人工智慧生成的圖像、視訊、音訊和文字。
來源 :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