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機器人技術並研究我們的大腦如何運作。來自著名史丹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師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晶片,一種新的積體電路,其靈感來自人腦,稱為 Neurogrid。它由 16 個神經核心組成,僅模擬超過一百萬個神經元(準確地說,每個晶片 65,536 個)和數十億個突觸連接。
模仿大腦無與倫比的性能
目標是嘗試複製大腦相對於典型處理器或晶片集群的優勢。因此,滑鼠的大腦比典型 PC 中的晶片強約 9,000 倍。史丹佛大學副教授 Kwabena Boahen 表示,它的能源效率也提高了約 4 萬倍。“從純粹的能量角度來看,大腦很難被擊敗”,他說。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新晶片被設計成消耗盡可能少的原因。為了實現他們的目標,研究小組確保某些突觸共享物理電路,從而產生了神經網格。 iPad 大小的原型電路板售價 40,000 美元,能夠使用與平板電腦相同的電量來模擬小型大腦的功能。
或多或少接近期貨
“現在,我們需要知道大腦如何工作來編程”Kwabena Boahen 解釋說,Neurogrid。「我們希望創建一個神經編譯器,這樣你不需要了解任何關於突觸和神經元的知識就可以使用它。 »
此外,這位史丹佛大學教授認為,可以大大降低他的 Neurogrid 的成本。事實上,它是使用十五年前的技術生產的。採用更新的方法可以將價格降低一百。因此,製作一張神經圖只需 400 美元。
電力消耗也應改善。 Neurogrid 的耗電量比模擬 100 萬個神經元的個人電腦少約 10 萬倍。但誇貝納·博恩 (Kwabena Boahen) 正確看待這一成功。人腦包含的神經元比神經網格多 80,000 倍,但消耗的能量卻只多出三倍。即使有可能的話,這個比例在很多年都很難達到。對 Boahen 教授來說,“神經形態工程師的終極挑戰”。
用途廣泛
在那之前,編譯器和這個實惠的價格可以讓 Neurogrid 具有多種用途。史丹佛大學團隊給出的一個例子是以適應佩戴者動作的方式即時控制義肢,而不需要專用電源。
一些計畫和大學正在這方面進行研究。我們特別想到 IBM 的 SyNAPSE 計畫、歐洲人腦計畫或海德堡大學開發的 BrainScales 計畫。這項研究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模擬藥物對大腦的影響到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研究。計算未來的一部分就在這裡。
另請閱讀:
明天的電腦將像大腦一樣工作並從錯誤中學習– 2013 年 12 月 31 日
10億歐元在超級電腦上模擬人腦– 28/01/2013
來源 :
史丹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