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中旬以來,YouTube加大了對廣告攔截器的搜尋力度,以至於對於全球許多用戶來說,已經無法在該影片平台上看到任何內容。他們有兩種選擇:刪除攔截器或付費訂閱。
但這種封鎖的合法性問題非常嚴重。專門從事隱私保護的律師亞歷山大漢夫 (Alexander Hanff) 向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 DPC 提出申訴,YouTube 受該監管機構(相當於愛爾蘭 CNIL)的管轄。它指責該服務在未經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 JavaScript 程式碼來偵測廣告攔截擴充功能。
事實上,電子隱私指令「隱私和電子通訊」第 5 條第 3 款(2002/58/CE)需要同意一切“在最終用戶設備上存取或儲存並非絕對必要的信息»。
據 Hanff 稱,YouTube 使用的腳本因此違反了該指令,因為沒有請求網路使用者的授權:部署該腳本對於提供所請求的服務不是必要的,它只服務於平台的利益。
DPC 已處理此事,並將要求 YouTube 提供更多資訊。根據歐洲資料保護規範 (GDPR),愛爾蘭委員會可能要求該服務停止阻止廣告攔截器的做法。
YouTube 解鎖
亞歷山大·漢夫甚至更進一步:他將 YouTube 的內容攔截器偵測系統比喻為“間諜軟體», «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描述它,因此未經同意部署它是不可接受的»,他說邊緣。 «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部署可用於在設備上監視我的技術既不道德又非法»。
YouTube 則解釋說,內容攔截器違反了平台的使用條款,並阻止創作者透過廣告獲得收入。根據反對實際優先的歐洲法律的申訴人的說法,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亞歷山大·漢夫不會赤手空拳地投入戰鬥。 2016 年,他獲得了歐盟委員會的書面確認,確認用於檢測廣告攔截器的腳本屬於 ePrivacy 指令著名文章的範圍。然而,第二年,該委員會表示,網站可以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檢查用戶是否使用廣告攔截。
因此,此案才剛開始,各陣營的法律論點可能會增加。同時,網路使用者將繼續大量安裝和卸載廣告攔截器!
來源 : 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