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英特爾繼續獲利數十億美元,其2006年的業績也帶有它與AMD之間貿易戰的痕跡。第四季製造商營業額下降
較前一年成長 5%,達到 97 億美元,利潤成長 39%,達到 15 億美元。 2006 財年的情況更糟,分別下降了 9 和
與 2005 年相比下降了 42%。 AMD 將於 1 月 23 日公佈業績,預計該公司的業績不會有任何好轉。 Mercury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06 年英特爾處理器平均價格下降了 15.5%
相比之下,AMD 為 2.2%。因此,英特爾上一季的毛利率為 49.6%,去年同期為 61.8%。為了應對這種侵蝕,英特爾於 9 月啟動了重組計劃
涉及10,500個就業機會。 2006年底,其員工人數略低於95,000人的目標。製造商預計透過實施的各項措施可降低成本20億
2007 年為 30 億美元,2008 年為 30 億美元。
布魯塞爾威脅...
執行長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現在打算反擊,以奪回其市場份額。並且指望其新系列的兩核心和四核心處理器以及 2007 年底投入生產的晶片。
45 nm 雕刻。然而,定價壓力不應減弱,英特爾預計 2007 年第一季的毛利率約為 49%。事實上,歐盟委員會的反壟斷專家已再次向歐盟競爭事務專員尼莉·克羅斯(Neelie Kroes)尋求授權。
起草針對創辦人的訴訟程序。 AMD於2000年以不公平競爭為由將此事提交給歐盟委員會。此後一直在調查英特爾是否特別向電腦製造商提供回扣,以遏制
競爭對手的進步。如果英特爾像微軟一樣被起訴,它將陷入漫長的訴訟程序,並面臨高額經濟處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