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日抵達巴黎,開始2019年以來首次對歐洲進行正式訪問:他將會見伊曼紐爾·馬克宏第二天,馮德萊恩將出席中國-歐盟高峰會。預計他們的部分討論將圍繞中國政府對其電動車行業的大力支持,這使得中國本土巨頭如比亞迪降價,損害了歐洲製造商的利益。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2023 年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的市佔率將達到近 8%,到 2025 年可能達到 15%。
自去年9月起,後者正式調查了這個主題。具體而言,布魯塞爾必須確定中國是否為其電動車提供補貼。在積極的情況下,歐盟可能決定提高關稅——目前關稅約為 10%。 D這提高了中國電動車在舊大陸的價格,並為中國帶來了風氣,而中國工業的競爭優勢並非來自公共補貼。
這句話尤其是中國主要汽車製造商之一比亞迪歐洲總裁麥可舒(Michael Shu)的說法,他受到了來自中國的質疑。金融時報去年二月。 “氮我們的成功不是來自補貼,而是來自我們獨特的技術。。 »,他堅稱,並強調了對這項技術的巨額投資,遠遠領先其(歐洲)競爭對手。
暑假前有什麼措施嗎?
然而,這些補貼扭曲了歐洲市場,與歐洲製造商的價格相比,人為壓低價格(據一些人說降低了20%):這是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 去年九月。在他在斯特拉斯堡就歐盟狀況發表的講話,後者解釋說“全球市場現在充斥著廉價的中國電動車,其價格因政府大量補貼而被人為壓低» 來自北京。
並根據政治報5 月 2 日星期四,誰質詢了負責貿易的歐盟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 (Valdis Dombrovskis),這項調查的結論很快就會出來——正式來說,必須在 7 月 4 日之前得出。歐盟委員會可以採取關稅或配額形式的臨時措施。在下一個暑假之前“,他向我們的同事建議。
歐洲調查人員仔細審查了中國支付的各種補貼,從低於市場利率的貸款,到降低汽車製造商的鋼鐵和電池價格,再到以無與倫比的價格供應土地。據報道,分析並不簡單,因為它將依賴中國製造商的合作,其中一些製造商可能表現出一定的惡意政治,5 月 2 日星期四。根據同事4月23日諮詢的信件顯示,比亞迪、上汽、吉利三大中國製造商均未提供歐盟要求的資訊。
媒體上流傳著不同的數字。據諮詢公司 AlixPartners 援引路透社如果,北京將在 2016 年至 2022 年間對電動和混合動力車的生產提供高達 570 億美元的大規模補貼:這項公共援助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國。去年 4 月,智庫 CSIS(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員 Scott Kennedy 表示,這一數字在 2009 年至 2022 年期間將上升至 1,730 億美元。華爾街日報。
吸引中國投資和執行世貿組織規則:馬克宏的難題
如果取得這些數據有困難,歐盟會進行觀察並得出結論。哪些?這還有待觀察。但在等待夏天到來的同時,伊曼紐爾·馬克宏在接下來的兩天裡,他將被迫如履薄冰:有機會扮演“他的角色”同時「,即努力吸引中國在法國的投資,同時確保更加尊重世貿組織規則,正如他向我們的同事解釋的那樣經濟學人,5 月 2 日:“今天,我們必須在與中國的商業層面上表現出尊重,但也要捍衛我們的利益、互惠和國家安全。
在反對陣營中,習近平的立場應該是一樣的:幫助避免歐洲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這將對中國工業不利。該國還在世貿組織(世界貿易組織)領導一場類似的鬥爭,這次是反對美國的補貼“降低通貨膨脹法»。
喬·拜登的氣候計畫規定了稅收抵免,如果購買的電動車包含中國公司製造的電池組件,美國人就無法申請稅收抵免。中國堅稱,此類措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這有什麼關係呢?美國保護主義» 呼應了北京提供給本國產業的大規模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