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處理器效能的進步使得入門級設備得以起飛,但這並不一定適合三星和 LG 等大品牌。為了吸引更昂貴的終端,電話巨頭們正在低成本品牌難以進入的領域競爭:攝影。
由於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從索尼電子購買非常好的感測器(但您仍然需要掌握軟體!),他們需要比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和尋求創新更進一步。
三星和 LG 為吸引你心中的攝影師而選擇的路徑的小分析。
三星:經典但有效的方法
這三星 Galaxy S7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 iPhone 的基本原理:像素不要太高,提供超快的自動對焦和 ISO 的大幅提升。
為了遵循這一路線——並超越蘋果——三星開發了比上一代像素更少的感測器——Galaxy S6顯示16 Mpix,S7「僅」12 Mpix——但更快、更靈敏(理論上!
這款 12 Mpix CMOS 感光元件採用雙像素系統,利用表面上的所有像素進行對焦,這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是獨一無二的,它也比普通感光元件稍大 – 1/2、6 吋。
因此,它的感光點(「像素」)比 iPhone 的感光點(「像素」)更大(1.4 微米,而蘋果智慧型手機為 1.12 微米),以便收集更多的光線。所選的鏡頭相當於 29 毫米,非常明亮(f/1.7!),而且經過精心設計,具有適用於照片和影片的主動穩定鏡頭。
如果說這款新Galaxy S7的性能毫無疑問會達到一個不錯的水平,那麼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所青睞的「經典」方法。查看該終端的官方演示頁面,我們注意到照片只是其中一個選項卡,並且缺乏物理觸發器讓我們相信,如果照片當然很重要,那麼這並不是這款 Galaxy S7 的原因。與 LG G5 不同。
LG:雙感測器嘗試
LG 不生產其感測器或光學模組。它不必經營工廠,可以隨意選擇組件並探索新的途徑。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 LG G5 與 Galaxy S7 相比更具創新性的方法,因為它使用的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主動相機模組。
指定「主動」非常重要,因為配備兩個感測器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問世,尤其是HTC,它在HTC One Mx 上使用了第二個感測器來計算與主體的距離,以改善自動對焦並應用軟體模糊濾鏡(兩種情況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就 G5 而言,兩個相機模組配備了不同的感光元件和焦距:主模組配備經典的 16 Mpix 感光元件,超廣角焦距相當於 23.5 毫米(在全片幅反光等效情況下,角度覆蓋宣布75°)。


至於第二個,它的像素不太豐富(8 Mpix),但配備了直線超廣角鏡頭:LG宣布水平覆蓋角度為135°,相當於單眼相機上7.5毫米的焦距!這款手機可以同時捕捉兩個不同焦距的影像,從而實現一些有趣的變焦功能。 LG 是否已經處理好軟體部分還有待觀察,這在本案中至關重要。
LG 承擔更多風險並提供控制力
除了雙感光元件設計之外,G5還提供了Cam Plus,這個100%專用於攝影的配件,會讓一些用戶垂涎欲滴,因為它是一個手把!
該手柄圍繞著添加到初始電池的額外 1200 mAh 電池進行設計,提供“反射”型手柄並提供真正的物理控制:兩個觸發器、照片和視頻以及一個滾輪,根據所選的優先模式,調整光圈、快門速度等。
無論是在人體工學或創新方面,LG G5 都是在攝影方式上投入最多的終端機。 LG 的這種冒險能否在對抗其永恆的競爭對手時獲得回報還有待觀察。創新固然好,但抓落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