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WDC23 期間,Apple 結束了 2020 年 11 月發起的遷移活動。正如預期的那樣,Mac Pro 現在位於這座金字塔的頂端,從13 吋MacBook Air,因此,直到Mac Pro,通過一個新的15 吋MacBook Air當然,還有我們今天正在測試的 Mac Studio。
Mac Studio 不僅會繼續存在,而且它也是一款備受關注的桌上型電腦。即使 Mac Pro 無疑是專業人士的 Mac……非常專業。我們在等待最終獲得配備新 M2 Ultra 的版本的同時,對其基本配置進行了測試(除了存儲方面的小幅提升)。
因此,我們手中的是一款由M2 Max 驅動的Mac Studio,CPU 部分有12 個核心(8 個高效能核心和4 個低功耗核心),GPU 部分有30 個核心- 具有38 個GPU 核心的SoC 型號也是如此。我們的 Mac Studio 配備 32 GB 統一內存,晶片最大容量為 64 GB(+460 歐元),基本儲存容量為 512 GB(此處為 1 TB)。因此,該配置售價為 2,399 歐元,是通往 Mac 桌面「專業」世界的門戶。
已知的設計和頂部連接...
Mac Studio 不再是新鮮事物,但我們也可以說,它不再是我們想知道它在 Apple 工作站系列中扮演什麼角色的那台機器。經過一年多的存在,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已經證明了自己。它已經從 Mac mini 和 Mac Pro 之間缺少的一環變成了專業產品的核心支柱。必須說的是,除了模組化和可擴展性之外,蘋果確實做到了所有的要求。
一體式鋁製外殼一如既往地緊湊。它的表面積與 Mac mini 相同,但當然更高(9.5 厘米,而 3.58 厘米)。我們測試的M2 Max配備版本重2.7公斤,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它不是筆記型電腦。不過,有趣的是,配備 M2 Ultra 的型號重量為 3.6 公斤。毫無疑問,900 克的晶片、電源和風扇......事實上,讓我們來談談通風。我們從未聽到他提高聲音。它持續工作,但始終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謹慎性,這使得在幾乎絕對安靜的情況下工作非常愉快。
Mac Studio 迷你塔式機可能很緊湊,但它所攜帶的 SoC 的散熱沒有問題。這對我們的耳朵來說更好。
現在讓我們看看外觀。 Apple 證明它能夠將連接器安裝在機器的正面!是的,對於 Mac mini 和 iMac,我們可能會對此表示懷疑。因此,我們在前面找到了兩個 USB-C 格式的連接埠。在我們的測試模型中,這些連接埠與 USB 3 相容,速度為 10 Gbit/s(以及用於為週邊裝置充電的 15 W 電源)。配備 M2 Ultra 的 Mac Studio 將這兩個 USB-C 連接埠替換為 Thunderbolt 4(理論速度為 40 Gbit/s)。在此連接器的右側,我們找到了一個 SDXC 讀卡機(4.0,相容於 UHS-I 和 UHS-II 卡),這對於那些希望能夠快速傳輸照片和影片而無需擔心。
由於我們談論的是扭曲,因此在背面有四個 Thunderbolt 4 端口,佔據了機箱的左側。它們旁邊有一個非常隱密的 10 G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再進一步,有兩個 USB-A 3.1 Gen 2 端口,提供 5 Gbit/s 的速度,這順便證明蘋果仍然知道這些端口是什麼樣的。
最後,在最右邊,美國巨頭的工程師插入了一個HDMI輸出。因此最多可以連接五個螢幕。四個 6K 60 Hz 螢幕和一個 4K 60 Hz 螢幕,前四個採用 Thunderbolt,最後一個採用 HDMI。對於那些有更大野心(或手段)的人:您還可以將兩台 60 Hz 的 6K 顯示器與一台 60 Hz 的 8K 顯示器配對,也...刷新率的重要性... HDMI 連接埠與VRR 、HDR 和多聲道音訊相容。最後,一個可能很重要的細節是,USB-C 連接埠本身與 DisplayPort 相容。這應該可以建立一個有效率、舒適的工作站。
當然,配備M2 Ultra的Mac Studio做得更好,可以處理多達八台4K顯示器。
為了完成 Mac Studio M2 Max 的連接,我們將欣賞它與藍牙 5.3 和 Wi-Fi 標準最新穩定版本 6E 版本的兼容性,它利用了 Wi-Fi 6 的貢獻,並增加了真正的第三頻段。
基地的力量…
因此,我們手中擁有配備 M2 Max 的入門款 Mac Studio。有趣的是,我們已經在今年年初的 14 吋 MacBook Pro 中遇到了這款 SoC 的更強大版本。這將使我們能夠看到 Mac Studio 機箱在冷卻和可能的性能穩定性方面帶來的影響,即使後者由於板載核心數量和添加的統一內存數量而不太好......
我們還將 Mac Studio M2 Max 的性能與去年測試的 M1 Ultra 以及 M1 Max 的性能進行了比較,以衡量世代飛躍。從一個很好的方式可以看出 Ultra 這個名字是有意義的(我們仍在合併兩個 Max 晶片),而且 M2 世代正在取得良好的進展。
因為最終,這也讓我們再次強調 Apple Silicon 晶片在 Mac 系列設計中提供的絕對控制力。英特爾或高通為數十台機器生產晶片,而蘋果為一兩台機器設計客製化晶片,僅此而已…
讓我們先快速瀏覽一下 Geekbench,這是一個多平台綜合工具,它可以讓您相當精確地了解晶片在 CPU 端(單核心和多核心)和 GPU 方面的進展(電腦)。
我們發現兩台配備 M2 Max 的 Mac 之間觀察到的效能幾乎相同。
為了正確看待與 M1 Max 相比的進步,我們注意到在以下方面的得分提高了 10% 左右單核。我們在多核心方面的效能提高了 20.5%,在多核心方面的效能提高了接近 30%計算。換句話說,蘋果宣布的進步得以維持,我們仍然可以欣賞到一代又一代的收穫。仍然應該記住,我們正在將入門級 M2 Max 與高端 M1 Max 進行比較…
讓我們轉向另一個綜合基準工具,例如 Cinebench,它具有能夠運行很長時間的額外優勢 - 足以加熱晶片並可能導致一點點損壞。節流,降低其性能。
在這裡,兩台配備 M2 Max 的 Mac 再次處於平等地位,Mac Studio 在冷卻其中運行的晶片方面確實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再次注意到兩代 M Max 之間的效能提升略高於 20%。而我們測試的配備 M1 Ultra 的 Mac 的效率提高了近 63%……具有 20 個 CPU 核心和 128 GB RAM 的晶片的組合產生了很大的差異。
現在讓我們專注於長椅每天使用可以在 Mac Studio 上運行的專業應用程式。就像通常的情況一樣,我們選擇 Final Cut Pro 和 Premiere Pro 來處理 4K 和 8K 視訊專案、After Effects、Xcode,最後選擇 Logic Pro X。
對於前兩個,我們測量了比色校正、效果或導出的應用時間。透過 After Effects,我們可以在相同條件下對相同場景的渲染進行計時。使用 Xcode,它是同一個專案的編譯放在桌面上。最後,使用 Logic Pro
在 Final Cut Pro 和 Premiere Pro 中,有趣的是,由於新媒體引擎的存在,這兩種編輯軟體的表現都顯示出強勁的改進。令人驚訝的是,Mac Studio 的 M2 Max 的性能比整合到 MacBook Pro 中的更高效的兄弟產品要好得多。也許這是由於工作站在運動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冷卻晶片。在這一系列的測試中,速度最高可達 M1 Max 的兩倍以上。
透過 After Effects,Mac Studio 中的 M2 Max 比 M1 Max 快約 48%,而 M1 Ultra 在此渲染任務上的速度快 26%。我們在 MacBook Pro 上進行了測試,配備 12 個 CPU 核心和 30 個 GPU 核心的型號略落後於配備 38 個 GPU 核心的型號。一個很好的指標,可以衡量可用統一 RAM 數量以及用於渲染加速的 GPU 核心數量的影響。
Xcode 並沒有真正區分兩個 M2 Max 型號,本質上是 CPU 核心在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平等是完美的。有趣的是,在這種情況下,M1 Ultra 的速度並沒有快多少,僅為 9%。
最後,讓我們以 Logic Pro X 結束,因為一切都以歌曲結束。請注意,在這種情況下,在上表中,這是唯一一個數字越大表示效能越好的列。在這種情況下,SoC 的擴展能力似乎是一件幸事。 Mac Studio 中的 M2 Max 比 MacBook Pro 中的老大哥表現更好,也比 M1 Max 更好。另一方面,與嵌入 Mac Studio 並由大量 RAM 支援的 M1 Ultra 相比,它標誌著時間。
除了這些數字之外,當然還有日常使用的舒適度、操作系統的響應能力,最重要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安靜。 Mac Studio 毫不退縮,在保持沉默或類似的情況下承擔工作負載。我們聽不到。
由於本次測試即將結束,我們還將重點介紹這款 Mac Studio 在多大程度上突出了 Apple 的 M2 Max 性能,它在筆記型電腦中的效率幾乎與在工作站中的效率一樣。所以,是的,隨著時間的推移,Mac Studio 的冷卻效果會更好,同時提供更豐富的連接性,但 Apple Silicon 晶片的性能只能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