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是一个善变的东西。如果你给乌鸦一个谜题,它可能会尝试解决它。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你给浣熊出一个谜题,它可能会把它弄翻。
许多科学家使用了一种测试范式,在这种范式中,被研究的生物必须弄清楚排水的工作原理才能获得食物。事实证明,一些浣熊就是不相信这个前提。
排水的范式实际上来自伊索所写的古希腊寓言《乌鸦与投手》,并被用来研究无论是鸟小孩子了解因果关系是如何运作的。
这个寓言讲的是一只口渴的乌鸦无法喝水位低的水罐里的水。为了提高水位,小鸟会向水罐里扔石头,直到水位上升并且可以喝水。 (这个范例实际上已经在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身上进行了测试取得了惊人的结果.)
现在,怀俄明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浣熊在获得甜蜜奖品时有不同的创新方式。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设置了一个装有棉花糖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漂浮位置太低,浣熊无法抓住。您可以在下图中看到它的实际效果:
劳伦·斯坦顿
在训练过程中,团队在管子边缘平衡了一些石头。当浣熊将它们撞倒时,这表明向水中扔石头会如何提高高度。
完成此操作后,研究人员再次进行实验,这次是在地上放石头。
八只浣熊中的两只意识到,如果它们捡起这些石头,就可以用它们来提高水的高度并到达美味的棉花糖。
但第三只狡猾的浣熊设法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将整个非常重的管子倾斜,这样含糖零食就会和水一起出来。
据我们所知,鸟类以前肯定没有这样做过。
“我们发现浣熊在这项任务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性,并且我们观察到浣熊特有的多样化的调查行为,”一位研究人员说,劳伦·斯坦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就得分而言,浣熊实际上不如之前做过这项测试的鸟类和儿童。
例如,当研究人员给浣熊不同大小的石头时,动物不会先选择最大的石头,因为这会对排水量产生最大的影响。
但研究人员仍然对浣熊的学习能力持乐观态度,并指出其中起作用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力。
“我们认为浣熊在这种范式中的表现反映了一些无关因素的差异,例如行为、形态和测试程序,而不是认知缺陷,”该团队在论文中写道。
作为斯坦顿向 BBC 解释道,浣熊只是使用他们手头上的一切来使其发挥作用。
研究小组认为浣熊可能对最合乎逻辑的选择不感兴趣,因为它们乐于探索,就像它们在野外或当地郊区的垃圾箱中一样。
“我们的研究表明,圈养浣熊能够学习解决新问题,并且它们以多种令人兴奋的方式进行动物认知的经典测试,”另一位团队成员说,莎拉·本森-阿姆拉姆。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
所以我们在这里真正了解到的是,浣熊在棉花糖实验中和在野外一样狡猾。老实说,我们并不感到惊讶。
该研究发表于动物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