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的母亲为了生下孩子而必须做出的牺牲确实是深入人心的。 一项针对猕猴的新研究发现,怀孕会在骨骼上留下永久的痕迹。
与那些没有怀孕的猕猴相比,产后的雌性猕猴骨骼中的钙、磷和镁浓度显着降低。
虽然这项特殊的研究并未针对人类,但这些发现有助于了解重大生命事件如何在灵长类动物的骨骼组织中留下印记。
尽管它们看起来像是肉身生长的混凝土柱子,但灵长类动物的骨骼却具有令人惊讶的动态。 骨头逐渐变得更宽在一生中,每年的生长波动常常受到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骨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尤其是在年龄增长之后绝经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疾病、饮食、气候和怀孕可能会在钙化组织中留下永久记录,以便在来世“读取”。
在人类怀孕期间,证据表明 母亲的身体实际上可以从摄入的营养不足的骨骼中提取钙,从而暂时减少骨骼的质量、组成和密度。
哺乳时,妈妈的骨头实际上是“再吸收的' 进入她的血液以产生足够的富含钙的牛奶。 一旦哺乳停止,丢失的矿物质很容易恢复,但即使如此,科学家也可能有办法注意到短暂的流失。
在法医学和考古学中,仅利用骨头来确定某人是否怀孕是一项有争议的工作。 分娩时骨盆上留下的痕迹被称为不可靠,而今天,这项工作的方法和解释差异很大。 也许我们是时候更深入地研究骨头内部了。
“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停止生育之前,骨骼也会对生殖状态的变化做出动态反应,”说纽约大学人类学家保拉·塞里托 (Paola Cerrito)。
“此外,这些发现再次证实了生育对女性机体的重大影响?很简单,生殖的证据是终生‘写在骨头里’的。”
这项研究仅基于七只自然死亡的恒河猴,其中四只是雌性,但即使在这一有限的群体中,股骨(大腿)骨也表现出相对变化,只能用怀孕和哺乳来解释。
与未出生的雄性和雌性相比,这两只一生中繁殖过的猕猴表现出相对不同的骨骼成分,包括较低的钙、磷和镁含量。
观察到的钙和磷酸盐密度的变化与分娩有关,而镁含量的下降则与母乳喂养有关。
作者怀疑他们的结果是生殖过程中骨吸收的迹象,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关于与繁殖相关的元素变化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矿化组织分娩的检测仍然是一个尚未探索的研究领域,对进化、保护和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写。
需要更多的研究,最好是使用野生灵长类动物种群的代表,看看其他动物是否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作者说,“在野生种群中,我们检测到的繁殖事件和断奶信号可能会被饮食和环境变化的生理反应所掩盖。”
该研究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