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研究,用于建造12世纪吴哥神庙的巨大砂岩砖是通过数百条运河的网络带到现场的。
这些发现阐明了该地点的500万至1000万砖,其中一些是如何重达3300磅(1,500公斤)的,从附近山顶的采石场到达了圣殿。
“我们发现许多用于砂岩块的采石场吴哥神庙以及砂岩块的运输路线。”
在12世纪,高棉帝国国王Suryavarman II开始在首都的500英亩(200公顷)寺庙上工作吴哥,现在是柬埔寨。该综合大楼的建造是为了纪念印度神毗湿奴(Vishnu),但14世纪的领导人将现场转变为佛教寺庙。
考古学家知道岩石来自附近山顶的采石场,但想知道砂岩砖是如何建造的吴哥谁到达现场。乌奇达(Uchida)告诉《生命科学》(Livescience),以前人们认为这些石头被运送到了Tonle Sap Lake,然后通过另一条河向寺庙划船。
为了看看情况是否是这种情况,Uchida的团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并在Kulen山的基地发现了50个采石场。他们也搜寻卫星图像该地区的位置,发现了一个连接着采石场到圣殿遗址的数百条运河和道路的网络。乌奇达(Uchida)团队发现的采石场和沿线沿线的距离仅为22英里(37公里),而河路线的54英里(90公里)相比。
运河的网格表明,古老的建筑商在建造圣殿时采取了捷径,这可能解释了几十年来建造的气势综合体是如何建造的。
在Twitter上关注LiveScience@livescience。我们也在Facebook和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