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发现了一颗罕见的“蓝色潜伏者”恒星,它一直以两个连体兄弟姐妹的物质为食。
这颗快速旋转的恒星提供了对多星系统复杂的家族动态的详细观察。
“这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很好的中期演化快照,也许它将帮助我们对三重系统的整体演化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埃里克·桑德奎斯特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告诉《生活科学》。
虽然蓝色潜伏者看起来像一颗经典的类日恒星,但它的旋转速度要快得多,因为它是由三颗恒星合而为一的共同力量推动的。因此,它“潜伏”在一群速度慢得多的恒星之中。 “蓝色”部分来自于像这样的较热恒星往往会显得更蓝。
该潜伏者是疏散星团 M67 的成员,也称为“眼镜王蛇星团”。这个拥有 40 亿年历史的恒星群由 500 颗恒星组成,距离地球 2,800 光年,松散地受到引力束缚。由于所有这些恒星的年龄相同,因此它们的自转速度通常大致相同——除了少数速度惊人的恒星之外。
“星团中的一颗典型恒星每 25 天自转一周,”艾米丽·莱纳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天文学家 1 月 13 日在马里兰州国家港口举行的第 245 届美国天文学会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这与我们自己的太阳相当......[蓝色潜伏者]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次。”
因此莱纳和她的团队将哈勃指向其中一个潜伏者,以研究如何解释其特殊性。他们发现它伴随着一颗白矮星,白矮星是一颗死亡恒星烧毁的核心。但这颗恒星的尸体实在是太大了,不可能只是一颗恒星的遗骸。
这些观察结果讲述了一个棘手的三重关系的故事:潜伏者首先绕着两颗锁定在某种 do-si-do 中的双星运行。最终,双星合并形成一颗大质量恒星,并在生命后期膨胀。然后潜伏者从膨胀的恒星中吸取物质,这导致潜伏者在白矮星死亡时旋转得越来越快。
莱纳告诉《生活科学》杂志:“恒星经历这种质量转移过程并不罕见;更难的是找到它们。”她说,大约 10% 的恒星属于像这样的三星系统,但天文学家很少能如此清晰地追踪它们的演化路径。虽然单星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建模轻松预测,但多星系统则更加复杂,因此需要详细的观测才能揭开它们的历史。
桑德奎斯特感兴趣的是了解蓝色潜伏者的普遍程度以及它们是否与其他宇宙现象有关,例如— 用于测量宇宙膨胀率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爆炸类型。如果像这样的潜伏者被证明是 Ia 型超新星背后的共同罪魁祸首,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三星系统,还可以揭示宇宙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