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1/mother-snail-labors-fo.jpg)
蜗牛通常以蜗牛壳或蜗牛印记的化石形式保存,而其软体保存下来的情况则非常罕见。“我们的新琥珀发现也因此而真正引人注目,”森肯贝格研究所和法兰克福自然历史博物馆及伯尔尼市自然历史博物馆的 Adrienne Jochum 博士解释道,她继续说道,“在缅甸的一块白垩纪琥珀中,我们发现了一只保存完好的雌性蜗牛的身体和外壳,当时它的后代刚刚出生,而这只蜗牛的后代也保存在琥珀中。”
Jochum 与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同事一起,使用高分辨率摄影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对琥珀进行了检查,并发现了大约 11 毫米高的蜗牛壳,以及蜗牛妈妈和五只新生幼崽的“棉花糖般”的身体。“这些蜗牛显然是在被树脂包裹后立即被包裹起来的并且保持这个姿势达数百万年之久。母蜗牛一定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并伸展着触手,摆出‘红色警报’的姿势,”Jochum 补充道。
虽然众所周知,它们被认为是例外。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新近被描述为 Cretatortulosa gignens 的物种在白垩纪的热带森林中生下幼崽是为了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护其后代免受掠食者的伤害。Jochum 解释说:“就像它们的现代亲戚 Cyclophoroidea 属一样,我们新发现的蜗牛可能在死叶和腐叶上不引人注意地度过了一生。我们推测,与产卵蜗牛相比,这种蜗牛的幼崽体型较小,数量较少,以增加其存活的机会。”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1/mother-snail-labors-fo-1.jpg)
根据这项研究,缅甸北部琥珀矿中发现的化石为了解 9900 万年前蜗牛的生态和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基于这一发现,我们不仅可以对这些动物的形态和古生态做出陈述,而且我们现在还知道白垩纪时期存在胎生蜗牛,”Jochum 欣喜地补充道。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1/mother-snail-labors-fo-2.jpg)
引用: 9900 万年前的蜗牛在分娩时在琥珀中形成化石 (2021 年 6 月 8 日) 于 2024 年 6 月 10 日检索自 https://webbedxp.com/zh-CN/science/jamaal/news/2021-06-million-year-old-snail-fossilized-amber-birth.html
本文件受版权保护。除出于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的合理使用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