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非洲和太平洋下方地幔最下部,围绕地核,有两个巨大的斑点,约占地球体积的百分之三到九。
当然,没有直接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核心,至少不被烧成碎片或与鼹鼠人战斗。我们挖过的最深的洞——被亲切地称为“地狱入口”——深达 12,263 米(40,230 英尺),距离突破地壳到达地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地震的技术来非常有效地观察地表以下情况地震层析成像。
当地震发生时,能量波会向各个方向发出。通过测量地表多个位置的震动,科学家可以绘制地球内部的地图。由于地球内的岩石和液体具有不同的密度,波以不同的速度穿过它们,从而使地质学家能够弄清楚波正在穿过什么类型的物质。
当这项技术还是新技术时,两个巨大而奇怪的结构被发现,被称为大的低剪切速度省(LLSVP)。在这些通常被称为“斑点”的区域中,波的传播速度比穿过周围下地幔的速度要慢。在非洲下方,被称为“Tuzo”的地区被认为高约 800 公里(497 英里),或约90 珠穆朗玛峰。
那么,它们是什么?不幸的是,尽管我们有一些合理的想法,但我们仍然不完全确定。鉴于这些物体比周围的地幔密度更大,因此假设它们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尽管我们无法仅根据地震层析成像数据确切地知道它是什么 - 也无法确切地知道密度。
领先的假设LLSVP是一堆经过数十亿年俯冲和积累的洋壳。另一个更有趣的理论是,这些碎片是一个古老行星的碎片。
是一颗假想的火星大小的行星,大约在 45 亿年前撞击地球,抛射出足够的岩石形成月球。有人认为这些斑点实际上是:来自原行星的更致密的地幔,在碰撞过程中与地球的地幔混合在一起。 2021 年,一个团队对这一场景进行了模拟,发现只要密度增加 1.5% 至 3.5%,忒伊亚的地幔就可以幸存。
尽管我们不确定这些斑点是什么,也永远不会直接看到它们,但研究我们脚下的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希望我们能以它们的本质来称呼它们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潜伏在我们脚下深处的神秘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