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发现古代农场猫遗迹最多的国家
发现谷物是猫科动物驯化力量的最早证据
狂野起跑野生动物中胆小的独行侠是如何野猫(图示之一)进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现在又有了新的变化。中国古代农猫的发现表明,谷物农业在猫科动物驯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彼得·森卡/维基共享资源
家猫的历史意外地从近东跨越到了古代中国。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胡耀武报告称,大约 5300 年前,小型猫科动物就曾在中国中部的一个农村泉湖村附近捕猎偷粮的啮齿动物。中国猫可能不是驯养开始的最古老迹象,也不是当今家猫的来源。但它们确实提供了最早的证据,表明谷物种植可能是驯养的可能途径,胡和他的同事报告12 月 16 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动物驯养的菲奥娜·马歇尔 (Fiona Marshall) 表示,这个地点“再令人惊讶不过了”。
她说,村里发现的八具猫骨比中国其他任何猫驯养的证据都要早 3000 多年。猫科动物遗骸已在更古老的考古遗址出土:塞浦路斯一座 9500 年前的人类墓葬和埃及一座 5500 年前的坟墓。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是什么过程将胆小、有领地意识的独行者变成了 4000 年前埃及绘画中出现的宽容的人类伙伴。
在中国的这个村庄,植物代谢的怪癖让研究人员测试了谷物种植将猫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想法。那里的村民种植了进口的小米品种,这种小米利用所谓的碳来捕获太阳能4光合作用。
吃 C4植物会提高骨骼中某种形式碳的浓度。研究人员报告称,这种明显的升高在村里人、猪、狗和猫的遗骸中都有体现。相比之下,吃本地植物的鹿和野兔等野生动物并没有摄入不寻常的碳。
一只猫似乎曾搜寻过,或者可能被喂食过大量小米食物。但除此之外,这些猫可能还捕捉过偷窃人们粮食的啮齿动物。村民们对猫的鼓励程度尚不清楚。在垃圾堆中发现的骨头可能表明人们正在吃猫。
从这些残破不堪的猫科动物骨骼来看,尚不清楚这些是何种小型猫科动物。如果它们是中国本土的野猫亚种,野猫,那么它们的驯化就不会产生现代家猫。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卡洛斯·德里斯科尔说,如今的小猫 DNA 看起来与近东亚种的 DNA 更接近,而不是与中国亚种的 DNA。
但德里斯科尔表示,如果古代近东猫科动物意外抵达中国,那么两者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泉湖村将是研究人员寻找它们的好地方,因为该村位于古代欧亚路线丝绸之路的东端,东西方贸易在此交汇。
对猫骨的 DNA 研究可能会确定它们是进口的还是本地亚种。“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故事,”德里斯科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