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发现,地球海洋上的氧气浓度继续减少,在50年中损失了多达2%。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足为奇:科学家说,海洋的氧气流失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这现在威胁着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
量化海洋的氧损失
氧气对水中的生命至关重要,就像对陆地上的生命一样。但是,过去的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海洋已经稳步变暖半个世纪。
水域的变暖以两种方式威胁着海洋生物。首先,表面上的温水比较冷的水吸收的氧气更少。这稳定了海洋分层 - 基于温度和盐度的水层形成 - 并削弱了将地表水连接到深海的流动。因此,较少的氧气被深入到下方。
“对深海的氧气供应被关闭或大大减少,”说海洋学家Sunke Schmidtko。
2016年5月,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表明,世界的海洋注定会失去大部分氧浓度但是,到2030年。但是,研究人员无法量化多少。
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施密特科(Schmidtko)和他的海洋学家来自德国土著赫尔姆霍兹(Geomar Helmholtz)海洋研究中心,证实了这一理论。他们首次成功地量化了海洋上的氧损失程度。
通过使用历史悠久的氧气数据和现代海洋观察,施密特科及其同事Martin Visbeck和Lothar Stramma设法建立了一个全球模型,该模型显示,过去50年中氧气水平下降了2%。该研究将大约15%的海洋脱氧归因于较高的温度,而其余的则归因于其他因素,包括缺乏混合。
最大的氧损失
海洋学家发现,最大的氧气流失发生在北太平洋。尽管那里的海洋脱氧水平仍然存在非关键,但由于氧气分布不稳定,这种现象可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长期影响。
尽管研究人员将气候变化模型预测视为氧气流失的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自然过程也可能导致了现象。
此外,该研究表明大气二氧化碳而且,增加的全球温度可能会影响正在发生的事情。
科学家丹尼斯·吉尔伯特(Denis Gilbert)撰写了这项研究的一篇文章,他说,这些发现应提醒世界上全球变暖对世界海洋的影响。
新研究的发现是出版在日记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