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資者想了解公司的表現時,很可能會瀏覽公司的網站或年度報告損益表。人們認為該業務的總收入位於最高收入,然後是幾行支出。損益表的底部是公司的淨利或者純利或損失。如果這個數字比去年大,那麼可能會假定該公司做得更好。但是是嗎?
事實證明,組織的績效比其著名的底線要復雜得多。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分析師在評估股票時要考慮多種利潤的原因。除淨利潤外,它們還可能考慮毛利和營業利潤。損益表上的這些訂單項目中的每一個都有有關公司的表現的重要信息。如果投資者知道要尋找什麼,那麼不同的利潤措施可以幫助指出最近的趨勢(好還是壞)是否可能繼續進行。
關鍵要點
- 可以在公司的損益表上找到三個不同的盈利指標。
- 毛利潤代表了其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所獲得的利潤,並等於收入減去銷售商品成本。
- 營業利潤代表毛利負利支出,包括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或間接費用。
- 淨利潤代表了從收入中減去所有費用後的底線利潤,包括稅收和債務利息。
要分析所有三個利潤指標,重要的是要了解損益表,該損益表顯示了公司在特定時期的收入和費用,例如四分之一或整整一年。如果是公開交易的公司,投資者可以找到有關公司的財務報表投資者關係網頁。
出於說明性目的,讓我們考慮一個虛構的例子,是一家名為Active Tots的玩具公司,這是戶外兒童玩具的製造商。以下是公司的全年損益表。
(以百萬計) | 2023 | 2022 |
淨銷售 | 2,000 | 1,800 |
商品成本 | (900) | (700) |
毛利 | 1,100 | 1,100 |
運營費用(SG&A) | (400) | (250) |
營業利潤 | 700 | 850 |
其他收入(費用) | (100) | 50 |
非凡的收益(損失) | 400 | (100) |
利息費用 | (200) | (150) |
稅前淨利潤(稅前收入) | 800 | 650 |
稅 | (250) | (200) |
純利 | 550 | 450 |
毛利
這頂線表顯示公司的收入或淨銷售- 換句話說,它在給定的日常運營中所產生的所有收入。從這個最初的銷售數字中,業務減少了與實際生產玩具相關的所有費用原料到工廠工作的人們的工資。這些與生產相關的支出稱為“銷售成本”。剩餘的金額通常在第3行,是毛利潤。
營業利潤
下一行顯示了業務的運營費用,或SG&A,代表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本質上,這些是它的”開銷。 “公司不能僅僅製造產品並收取收益。他們需要雇用銷售人員將商品帶入市場,並有助於繪製組織方向的高管。通常,他們還將為廣告以及任何行政建築物的成本支付費用。所有這些物品都包含在運營費用中。一旦從毛利中扣除了這筆費用。
純利
損益表的底部是費用不是與公司的核心業務有關。例如,有一個巨大收益或損失的行,其中包括不尋常的事件,例如出售建築物或業務部門。在這裡,我們還看到投資的任何收益或損失或利息費用。最後,該文件包括代表公司稅費的線路。一旦這些額外的費用從營業利潤中扣除,投資者將獲得淨收入或淨利潤,或者淨損失,如果是這樣。這是該公司在給定時間段內增加或從財富中添加的金額。
了解差異
那麼為什麼使用這些不同指標?讓我們檢查積極的TOT損益表以找出答案。許多初學者的投資者自然會選擇淨利潤線。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的最新收入為5.5億美元財政年度從前一年的4.5億美元高。
從表面上看,這看起來像是一個積極的發展。但是,仔細觀察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信息。事實證明,該公司的毛利潤(同時,減去生產費用後仍保留的收入)是從一年到下一年的相同。實際上,商品成本增長的速度比淨銷售快。可能有多種原因。也許塑料的成本是其許多產品中的主要材料,大幅上升。或者,也許是其工會工人以更高工資進行了談判。
更有趣的是,該公司的營業利潤實際上在最近一年下降了。這可能表明該公司的員工正在腫,或者活躍的小孩未能控制員工的特權或其他間接費用。
那麼,該公司如何獲得1億美元的淨利潤?最大的因素之一出現在損益表的底部。去年,Active Tots的收益率為4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一次意外收穫是出售其教育產品部門的結果。
儘管該業務部門的銷售增加了淨利潤,但該公司的收入不是一年又一年的收入。因此,許多分析師強調營業利潤,這捕獲了公司核心業務活動的績效,而不是淨利潤。
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並非所有支出增加都是負面的。例如,如果Active Tots看到了由於新廣告活動而產生的運營費用,那麼隨著收入的增加,該公司可能會彌補這一數字。除了查看損益表外,重要的是要閱讀公司以找出答案為什麼數字正在改變。
評估性能
利潤指標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幫助評估公司的健康。首先是將它們用於內部審查 - 換句話說,將新數字與公司的歷史數據進行了比較。知識淵博的投資者將尋找有助於預測未來表現的趨勢。例如,如果與生產相關的成本上漲的速度比公司多年來的銷售快,那麼公司可能很難維持健康利潤率展望。相比之下,如果它的行政費用開始佔據收入的較小部分,該公司可能正在做一些可以提高盈利能力的皮帶覆蓋。
投資者還應將這三個指標與公司競爭對手的指標(Gross利潤,營業利潤和淨利潤)進行比較。許多投資者看每股收益決定哪些股票提供最好的數字,這些數字是基於淨利潤的價值。但是,由於一次性收益或費用會扭曲財務績效, 許多證券分析師取而代之的是,要確定哪些股份價值。有些人甚至建議縮放淨營業收入,這是另一個更精細的利潤指標,它考慮了稅收,但不同尋常的一次性收益或損失。
利潤和淨收入有什麼區別?
利潤是指支出後剩下的收入。它適用於多個級別,具體取決於收入從收入中扣除的成本類型。另一方面,淨收入或淨利潤表示為反映特定利潤類型的單個數字。
毛利潤和淨利潤有什麼區別?
毛利潤是從收入中減去生產成本後剩餘的收入。另一方面,淨利潤是剩下的利潤全部費用和費用已從收入中減去。
什麼是非經營收入?
非經營收入是指與企業主要業務無關的活動或項目(例如利息,投資和股息)所產生的收入的一部分。
底線
雖然很誘人地查看損益表的底線以擴大公司的規模,但投資者應該注意這個數字的缺點。因為毛利和營業利潤將重點放在公司的核心活動上,所以這些數字通常是最好的晴雨表用於確定組織的未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