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研究,今天的青少年比過去的幾代人更憤世嫉俗,對機構的信任程度更低。
但是與某些主張相反,我一代並不全都與“我”有關。今天的年輕人不再像父母那樣以自我為中心,快樂和滿足。
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Brent Donnellan說:“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天的孩子通常與1970年代中期大致相同。”
研究結果緊隨研究表明,工作態度,由於1982年至1999年之間出生的個人比長輩更有可能珍視休閒時間,並在較高的薪水和地位等獎勵上享受溢價。
千禧一代的態度
在這項新研究中,唐納蘭(Donnellan)和他的同事分析了1976年至2006年對477,000多名高中生的信息,分為四年期。數據來自聯邦資助的監控未來調查,該調查每年都會跟踪我們學生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回答了兩個自負的測量,其中包括“與全國各地的其他人相比,您如何評價自己的學校能力?”和“您認為自己與其他年齡的人相比有多聰明?”參與者將項目從1(遠低於平均水平)(遠高於平均水平)的項目評為。所有參與者的平均得分約為4.9,與2011-2006組(千禧一代)的分數為1976年至1980年(嬰兒潮一代)平均得分為4.9,將問題評為約4.94。
測量自尊,問卷包括六個項目,學生必須將1(強烈不同意)的評分到5(完全同意)。例如,學生對“我對自己採取積極態度”和“總的來說,我對自己感到滿意”。世代之間基本上沒有自尊差異,1976年至1980年之間的參與者的平均得分為4.08,而千禧一代的平均平均值為4.01。
當前的一代表明,他們比其他幾代社會問題(例如種族關係,飢餓,貧窮和能量短缺)害怕。 GenME人口還報告了更高的教育期望。
一代刻板印象
至於為什麼有一個刻板印象自負,唐納蘭(Donnellan)今天,懶人的青少年說,老一輩人以負面的方式繪製青年是很常見的。他補充說,那些長期以來的青春期的人也可能會忘記年輕的感覺。因此,如今的45歲可能將當今年輕人的行為與成年人進行比較,而不是真正的年齡比較。
Donnellan說:“今天的孩子就像30年前一樣 - 他們試圖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試圖取得身份,這可能很困難。” “但是許多研究表明,所有群體的刻板印像都比現實透支得多。”
Donnellan表示,研究表明,年齡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因素,而不是世代的差異幸福水平和其他心理變量。
Donnellan告訴LiveScience:“我擔心整個世代的刻板印象,從定義上講,這些人是非常大的,異質的人群,帶有標籤。”他說,在任何出生隊列中,都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差異。
該研究將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