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1200萬年前,南極的植被的最後一部分消失了,這表明一項關於埋在海底深處的小花粉化石的新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在大陸北部半島的苔原景觀中,植物生命的最後一點存在。
結果本週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雜誌論文集中進行了詳細介紹,並詳細描述了南極半島在長時間的全球冷卻期間首次屈服於冰。 [專輯:冰川消失在照片前後這是給出的
在地球過去5500萬年的最溫暖時期,南極洲沒有冰,森林。這大陸的巨大冰蓋今天,其中包含地球淡水的三分之二以上,大約在3800萬年前開始形成。
南極半島比整個非洲其他地區更北,是南極屈服於冰的最後一部分。這也是經歷的部分最戲劇性的變暖最近幾十年;其年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
因此,該研究的結果可以揭示非洲大陸的冰蓋如何對全球溫度的上升做出反應。 “預測未來行為變化的最佳方法南極冰蓋他們對氣候的影響是了解他們的過去。
研究人員依靠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破冰船納撒尼爾·B·帕爾默(Nathaniel B. Palmer)前往半島。到達那里後,團隊不得不鑽近100英尺(30米)的濃縮岩石才能獲取樣品。
第一次鑽探巡遊很艱難。安德森說:“這是我們任何人都能記得的最糟糕的冰年。” “我們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將鑽頭降低到海底的大部分時間,卻將其拉回以擺脫接近冰山的方式。”
接下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索菲·沃尼(Sophie Warny),她的學生和同事羅斯瑪麗·阿斯金(Rosemary Askin)檢查了數千種在泥濘的沉積物中保存的花粉,這代表了過去3600萬年。
在過去的3600萬年中,該團隊逐漸拼湊了冰川覆蓋了多少半島的歷史。
專門從事孢子級學(對化石花粉和孢子的研究)的Warny說:“關於南極洲的冰川進展迅速,有一場長期的爭論。” “我們發現化石記錄是明確的;南極半島的冰川膨脹是一個漫長而逐漸的過程。”
結果表明,南極洲略有4000萬年前的植物群,平均溫度在51.4至30華氏度之間(10.8至負1.1攝氏度)。從3400萬年前到3700萬年前,降低的大氣二氧化碳水平與山地冰川的形成增加。在漸新世時期從2300萬年前延伸到3400萬年前,植被主要由南部山毛櫸和針葉樹主導的林地和苔原組成。直到1280萬年前,這種苔原的袋仍存在。
跟隨LiveScience在Twitter上進行最新的科學新聞和發現@livescience然後繼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