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分析,今天的年輕人比“我們的一代”更“一代”,該分析發現,在公民參與和對他人的關注的四十年中,有所下降,以及諸如賺錢之類的人生目標的增加。
“這里分析的數據表明千禧一代的流行景觀(1982年以後出生的人)比前幾代人更關心,以社區為導向和政治參與是不正確的。
儘管年輕人的志願服務率似乎有所提高,但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由於學校提出了志願服務的要求。
Twenge是“我一代”的作者(Simon&Schuster,2006年),她的同事驚訝地發現,在研究的三代人中,拯救環境的渴望顯著下降 - 嬰兒潮一代,,,,Xers一代和千禧一代。例如,雖然有5%的嬰兒潮一代(出生於1946年至1961年之間)表示,他們沒有付出個人努力來幫助環境,但千禧一代的比例是15%。
研究人員檢查了自1975年以來從高中生開始收集的調查數據,這是密歇根大學監測未來項目的一部分,從1966年開始,從大學新生開始,作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美國新生調查的一部分。
關於人生目標的數據表明,與內在價值觀相關的目標(例如發展有意義的生活哲學)以及在三代人中轉向了更多的外在哲學,例如在經濟上富裕。
“與潮一代,千禧一代和Xers Gen相比與金錢有關的目標,名聲和形象更為重要,與自我接納,隸屬關係和社區有關的目標不那麼重要。 ”
他們寫道,這種轉變可能有助於解釋其他研究記錄的焦慮,抑鬱症狀和精神健康差的代際增加,因為強調外在價值觀而不是內在價值觀的痛苦與困擾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下降有關。
您可以關注生活學 高級的作家Wynne Parry在Twitter上@Wynne_Parry。跟隨LiveScience在Twitter上進行最新的科學新聞和發現@livescience然後繼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