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研究表明,2012年格陵蘭島冰融化的創紀錄水平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低薄雲。
研究人員說,這些新穎的發現在《自然》雜誌的4月4日發行中詳細介紹,可能有助於回答北極其他地方的氣候奧秘。
如果是覆蓋格陵蘭的冰層要完全融化,這種破壞了720,000立方英里(300萬立方公里)的冰提高全球海平面乘以24英尺(7.3米)。 2012年夏天,格陵蘭看到了非常大的熔化在幾乎整個冰蓋上。實際上,這是自1979年開始跟踪融化速度以來,這是格陵蘭島上最大的冰融化。冰核記錄表明,熔化事件在過去的4000年中極端發生一次,極端發生一次。
研究研究員戴夫·特納(Dave Turner)說:“ 2012年7月的活動是由異常溫暖的空氣湧入的,但這只是一個因素。” “我們表明,低水平的云有助於將溫度提高到冰點上方。”
薄雲
特納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了這些云通過分析在格陵蘭冰蓋上的Summit Station從海拔約10,500英尺(3200 m)的Greenland Ice Speip上的Summit Station中進行的溫度數據發揮的作用。甚至在2012年7月11日一直在那裡發生熔化。熔體的圖像:地球消失的冰這是給出的
低雲可能有助於融化冰的想法一開始似乎是錯誤的,因為它們通常會反映太陽能回到太空中。 (多雲的日子往往比陽光明媚的日子涼爽。)但是,研究團隊的計算機模型表明,這些雲都可以稀薄,以使陽光通過表面加熱並足夠厚,以捕獲表面向上排放的熱輻射。 (這種熱輻射是光的一種形式,但比可見光的波長更長,對人眼看不見。地球的表面吸收了太陽的光線,然後重新散發出這種熱輻射。)
氣候模型經常低估這些雲的發生,從而限制了它們預測北極氣候變化和其他現象的能力。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大學的一名大氣物理學家拉爾夫·貝納茲(Ralf Bennartz)說,這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雲在格陵蘭和北極地區約有30%至50%。
需要更多的觀察
“非常狹窄的雲厚度允許表面變暖的擴增,“ Bennartz告訴Oramazingplanet。這表明我們必須如何理解氣候系統(例如雲)的各個組成部分,以便準確地了解整個系統。”
他補充說,更多的觀察是更好地理解這些組件的關鍵。
Bennartz說:“我們需要繼續在格陵蘭島的薩米特站進行詳細的觀察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導致格陵蘭冰蓋融化的過程,並有助於改善這些過程在全球氣候模型中的代表。”
關注烏天式平面@OAPLANET,,,,Facebook和Google+。原始文章Livescience是Uramazing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