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種基因突變,該基因突變將一個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了10倍以上。
研究研究員喬納森·塞巴特(Jonathan Sebat)說,突變影響了調節學習和行為的基因,考慮到這些認知能力通常會受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損害,這是有道理的。
儘管如此,發現這個基因“當然不在任何人的前十名榜單上”,這一發現還是出乎意料的。
塞巴特和他的同事在8290人的基因組中尋找基因突變精神分裂症還有7,431名健康人。他們發現幾種似乎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突變。
該研究稱,調節大腦神經元發育和活動的基因中有一個特定突變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是沒有突變的人的14倍。
該研究說,研究中人們的血液樣本表明,該突變的人比沒有突變的人具有更大的表達和活性。
過去對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的研究集中在大腦化學物質上多巴胺和谷氨酸。例如,2010年在《生物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兩種化學物質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分裂症的發展。
但是,新研究表明,神經肽的基因與含有多巴胺和谷氨酸的組分開的一組神經遞質也是難題的重要部分,因為它們調節了基因表達和血液等過程。
這一發現對美國有精神分裂症的240萬人的診斷和治療具有影響。對突變的基因測試可以幫助確定有風險的人精神分裂症塞巴特說,或那些最有可能從治療中受益的人。
和未來抗精神病藥物他說,可以用突變靶向該基因並減少其活性。未來的藥物可以作為藥丸或鼻噴霧劑。
該研究將於2月3日在《自然》雜誌上在線發布。
傳遞:調節大腦發育的基因的突變與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14倍。
在Twitter上關注MyHealthNewsdaily的工作人員Amanda ChanAmandal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