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外星文明比人類大數百年,需要大量的能量。通過在球形外殼中創建一群衛星,他們可以利用明星的大部分力量。
科幻作者奧拉夫·斯台普頓描述球形,能源捕撈外星人結構在他的1937年小說《星際製造者》中:
“不僅是每個人太陽系現在被一小片輕質陷阱包圍著,將逃脫的太陽能集中在智能使用中,因此整個銀河係都變暗了,但是許多不適合陽光的恆星被瓦解,並逐漸瓦解了它們的亞原子能量商店。 ”
召回斯台普頓的描述,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1960年的科學論文中提出的類似結構。戴森意識到,外星文明可以通過其廢熱來認可,這將被發現為紅外輻射。戴森(Dyson)建議,真正高級文明會重新設計其太陽能係統,也許拆卸行星以形成外殼衛星周圍的衛星捕捉能量。 [13種狩獵智能外國人的方法這是給出的
天體物理學家尼古拉·卡爾達瑟夫(Nikolai Kardashev)在1962年提出,非常古老和先進的文明將有三種類型:
I型文明利用地球的所有資源。卡爾·薩根(Carl Sagan)估計地球比率約為0.7。
II型文明利用恆星的所有輻射。人類可能會在幾千年內進入II型。
III型文明利用銀河系的所有資源。人類可能會在數十萬到一百萬年內達到III型。
恆星周圍的固體外殼在重力上是不穩定的,並且可能需要比太陽系的所有行星所能提供的更多材料。相反,實用戴森球體將由數百萬個單獨的太陽能收集衛星製成。
太陽帆可以通過與太陽的光線壓力保持平衡。衛星不會在軌道上,它實際上會懸停在太空中。這樣的衛星稱為“統計”。統計的環將圍繞恆星形成雲,收集其能量並將其射回家。
戴森球體和其他大型結構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拉里·尼文(Larry Niven)在1970年的小說《林奇世界》(Ringworld)中,有一個環形的人造結構束縛了外星人的明星。在1992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中星際飛船企業以恆星周圍的剛性外殼的形式遇到一個戴森球體。
跟著我們@spacedotcom,,,,Facebook或者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