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性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龐貝城發現的馬賽克大約有 200 萬塊,其採石場的範圍遠遠超出了亞歷山大的古代王國。
根據這項研究,雖然亞歷山大的帝國從巴爾幹半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巴基斯坦,但這些石頭和礦物或鑲嵌物卻來自歐洲各地的採石場——包括義大利和伊比利亞半島——以及突尼斯。 (1月15日)發表在期刊上公共科學圖書館一號。
什麼是亞歷山大馬賽克?
公元79 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時,這幅大約有2000 年曆史的馬賽克被埋在龐貝古城。牧神之家)中出土了它,現在正在展出在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作者在研究中寫道,亞歷山大馬賽克被認為是「羅馬時代最重要的馬賽克」。它描繪了公元前 336 年至公元前 323 年統治的亞歷山大,以及馬其頓軍隊戰勝了馬其頓軍隊。國王大流士三世和他的軍隊。背景中的一棵孤樹暗示這是伊蘇斯戰役,發生於公元前 333 年,地點位於現在的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根據阿拉伯和中世紀文獻,包括馬可波羅的文獻,這場戰鬥被當地人稱為「枯樹之戰」(或「孤獨的樹」)。
有關的:
2020 年,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啟動了一項修復項目,需要對馬賽克進行非侵入性研究。該團隊採用了多種技術,包括便攜式 X 射線螢光 (pXRF),它使用 X 射線來幫助識別物體內的元素。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他們發現「鑲嵌物由十種顏色巧妙組合而成,以增強亞歷山大馬賽克的藝術效果」。
這10種顏色包括白色、棕色、紅色、黃色、粉紅色、綠色、灰色、藍色、黑色和玻璃色,它們具有大量的微紋理,“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增強了藝術品的藝術效果” ”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
研究小組指出,古代工匠特別關注亞歷山大的臉。他們在研究中寫道,它「由幾種色調的粉紅色鑲嵌物組成,發光效果發生明顯變化,可能與鑲嵌物的不同化學成分有關」。他們指出,這樣的細節解釋了為什麼這「可能是古代藝術中最具標誌性和最著名的他的臉部表現」。
至於鑲嵌物的起源,科學家研究了用於鑲嵌的採石場。次。例如,“一些白色鑲嵌物可能與大理石魯尼西斯[白色結晶石灰石]來自阿普安阿爾卑斯山採石場(義大利),該採石場於公元前 1 世紀開始開採大理石,從公元 3 世紀開始不再使用,」該團隊在研究中寫道。
同時,他們寫道,深粉紅色的鑲嵌物可能來自葡萄牙,一些黃色塊可能來自羅馬城市西米特蘇斯(位於現在的突尼斯),深紅色塊可能來自希臘馬塔潘角。
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寫道,研究團隊也檢測到了天然蠟和礦物石膏的痕跡,它們很可能在現代修復計畫中用作保護層。
對馬賽克背面的內視鏡檢查顯示,石膏基物質可能遺漏了“許多空的部分”,這些物質很可能是在從龐貝古城運往博物館的過程中為了支撐該結構而添加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在恢復過程中應適當考慮這些潛在的薄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