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發現了一顆罕見的「藍色潛伏者」恆星,它一直以兩個連體兄弟姐妹的物質為食。
這顆快速旋轉的恆星提供了對多星系統複雜的家族動態的詳細觀察。
“這是這個系統的一個很好的中期演化快照,也許它將幫助我們對三重系統的整體演化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埃里克桑德奎斯特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一位天文學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告訴《生活科學》。
雖然藍色潛伏者看起來像一顆經典的類日恆星,但它的旋轉速度要快得多,因為它是由三顆恆星合而為一的共同力量推動的。因此,它「潛伏」在一群速度慢得多的恆星之中。 「藍色」部分來自於像這樣的較熱恆星往往會顯得更藍。
該潛伏者是疏散星團 M67 的成員,也稱為「眼鏡王蛇星團」。這個擁有 40 億年歷史的恆星群由 500 顆恆星組成,距離地球 2,800 光年,鬆散地受到引力束縛。由於所有這些恆星的年齡相同,因此它們的自轉速度通常大致相同——除了少數速度驚人的恆星之外。
「星團中的一顆典型恆星每 25 天自轉一周,」艾米麗·萊納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天文學家 1 月 13 日在馬裡蘭州國家港口舉行的第 245 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說道。 “這與我們自己的太陽相當......[藍色潛伏者]每隔幾天就會出現一次。”
因此萊納和她的團隊將哈伯指向其中一個潛伏者,以研究如何解釋其特殊性。他們發現它伴隨著一顆白矮星,白矮星是一顆死亡恆星燒毀的核心。但這顆恆星的屍體實在太大了,不可能只是一顆恆星的遺骸。
這些觀察結果講述了一個棘手的三重關係的故事:潛伏者首先繞著兩顆鎖定在某種 do-si-do 中的雙星運行。最終,雙星合併形成一顆大質量恆星,並在生命後期膨脹。然後潛伏者從膨脹的恆星中吸取物質,這導致潛伏者在白矮星死亡時旋轉得越來越快。
萊納告訴《生活科學》雜誌:“恆星經歷這種質量轉移過程並不罕見;更難的是找到它們。”她說,大約 10% 的恆星屬於像這樣的三星系統,但天文學家很少能如此清晰地追蹤它們的演化路徑。雖然單星的生命週期可以透過建模輕鬆預測,但多星系統則更加複雜,因此需要詳細的觀測才能揭開它們的歷史。
桑德奎斯特感興趣的是了解藍色潛伏者的普遍程度以及它們是否與其他宇宙現像有關,例如— 用於測量宇宙膨脹率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爆炸類型。如果像這樣的潛伏者被證明是 Ia 型超新星背後的共同罪魁禍首,它們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三星系統,還可以揭示宇宙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