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傳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除大洋洲以外的所有大陸上都發現了動物之間的這種現象,聯合國稱其為“全球人畜共通動物大流行」。
已知 H5N1 能夠感染超過 350 種鳥類和近 60 種哺乳動物,遷徙水禽(包括鴨、天鵝、鵝和海鷗)尤其容易感染針對各種禽源性流感病毒。感染 H5N1 的水禽通常是無症狀攜帶者,但是,這些鳥類可以沿著其遷徙路線感染其他物種(包括哺乳動物)。這種全球性轉移使得疾病得以傳播,病毒的遺傳和毒性不斷適應。
令人震驚的是,有證據表明氣候變遷似乎正在影響 H5N1 等人畜共通病毒的出現。隨著全球氣候條件的變化,鳥類的遷徙模式和路線也在改變。氣溫升高和極端天氣導致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屬於一系列溫帶物種。這些變化導致一些地區和基因結構中出現了完全獨特且前所未有的疾病。
H5N1 清楚地表明疾病監測和應對工作是任何氣候變遷調適和緩解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自 1997 年在中國首次發現以來,H5N1 病毒的生態學和遺傳學發生了顯著的演變。
已檢測到H5N1病毒極地地區以及首例確診病例白熊2022 年,阿拉斯加記錄了死於 H5N1 的病例。大象和海狗病毒暴露導致的人群。
非遷徙的野生鳥類非常容易受到由其遷徙近親的翅膀所帶來的 H5N1 病毒感染。根據世界動物健康資訊系統,全球約有 75,000 隻鳥類死亡。然而,準確估計因 H5N1 死亡的野生鳥類總數的努力受到數據品質和可用性問題的阻礙。
同時,2022 年美國野生鳥類狀況報告估計,超過三十億隻鳥部分因氣候相關因素而消失。
在陸地上,H5N1病毒已在乳牛中檢測到,2024年,德州一名農業工人感染了H5N1。這些病例顯示 H5N1 正在適應感染哺乳動物宿主。
今年3月,開始出現小山羊異常死亡的報道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農場。該農場的家禽中有個體 H5N1 檢測呈陽性,並且山羊和家禽共享相似的空間和水源。後來確定,這兩個地方都有H5N1株。家禽和山羊高度相關。
2024年5月,美國農業部確認檢測到羊駝中的 H5N1在愛達荷州的農場。與先前的病例類似,該農場的後院家禽種群檢測呈 H5N1 陽性,整個農場都檢測到異常大量的病毒。迄今為止,美國12個州報告爆發H5N1流感,101個乳牛群受到影響。
H5N1 在農場的發現,以及最近對病毒傳播模式的分析,重申了氣候變遷改變鳥類遷徙模式對病毒在全球傳播的重要性。
氣候變遷和 H5N1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氣候變遷正在加速 H5N1 新變種的全球傳播和出現有證據表明更廣泛季節性變化導致新型 H5N1 變種的出現。
在北美,全球暖化導致的冬季暖化和春季提前到來可能會讓一些人依賴水分的病原體更容易生存和傳播。同時,更涼爽、更濕潤條件可以增強流感病毒的存活率鳥糞並被污染水。
簡而言之,流感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取決於它們在一個地方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以便能夠傳播到其他地方的能力——而在某些情況下,氣候變遷使這種病毒更有可能存活下來。
近期的案例有家禽傳人和牛到人傳播凸顯了這些病毒構成的威脅以及了解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其傳播的重要性。
影響和緩解措施
H5N1 病毒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近期美國的案例— 加上H5N1 人類死亡率很高——強調了警覺監測的必要性。
應對病毒始終是一個挑戰,然而,氣候變遷正在顛覆許多傳統的理解,因為不斷變化的水禽遷徙模式和環境條件迫使我們改變策略。加強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和對社區進行有關 H5N1 風險的教育是綜合應對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促進永續農業實踐,例如改善家禽和養牛場的生物安全、降低牲畜種群密度和加強穀倉通風系統至關重要。創新的智慧農業科技還可以幫助追蹤家禽舍中的病毒感染。
保育工作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和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毒傳播至關重要。恢復自然棲息地可以減輕氣候變遷對野生鳥類族群的影響,從而降低 H5N1 病毒蔓延的風險。
未來,全球領導人需要對 H5N1 的發展軌跡保持警惕。疾病管理的國際合作對於實施氣候調適策略至關重要,以保護地球及其居民的健康免受 H5N1 等病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