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異常:影響美國太空總署幾艘太空船的無法解釋的現象
幾十年後,這些異常現象仍然沒有解釋。
1990 年 12 月 8 日,美國太空總署伽利略號太空船在飛往木星及其衛星的途中飛越地球時經歷了所謂的「飛越異常」。此後,其他幾艘太空船也出現過這種異常現象,至今仍是個無法解釋的謎團。
在訪問遙遠太陽系物體的任務中,美國太空總署經常使用「重力輔助」。當太空船接近一個大天體(行星或恆星)時,動量被轉移從行星到太空船,稍微減慢物體的軌道,以換取速度的顯著增加。本質上,你來自行星或恆星。
「一些機器人太空船已使用『重力輔助』技術在太陽重力井『高處』實現其目標。航海者 2 號於 1977 年 8 月發射,飛越木星進行偵察,並加速飛往土星。”美國太空總署解釋。
」次月發射並做了同樣的事情(在航海家 2 號之前到達木星)。隨後航海家二號得到了土星的協助,隨後又得到了天王星的協助,一路攀登到海王星甚至更遠的地方。伽利略在繞太陽運行並前往目的地木星的途中,受到了金星的一踢和地球的兩踢。卡西尼號獲得了金星的兩次助推,一次來自地球,一次來自木星,以獲得足夠的動力到達土星。
美國太空總署已經多次在地球周圍使用重力輔助。透過分析伽利略號、近鄰號、卡西尼號、羅塞塔號和信使號太空船的六次飛越,研究團隊發現太空船的加速度有少量超出了飛越的預期。
「我們在此報告最近一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涉及對所有六次飛越的無線電多普勒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和解釋。我們發現,在地球飛越期間確實存在大約 10 次的異常能量變化。-6,儘管我們無法找到該異常的物理原因或系統錯誤來源,」發現該異常的團隊在一份報告中寫道2008年發表論文。
“與先鋒號異常一樣,也許更令人驚訝的是,飛越地球異常是航天器跟踪所固有的真實影響。其來源未知。”
團隊認為這種效應與地球自轉有關。但人們對這些異常現象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從相對論效應到地球周圍的光環。
「為了解釋負阻力飛越的情況,需要暗物質在普通物質上發生放熱非彈性散射,」一個團隊建議。 「正阻力的情況需要彈性暗物質散射,或非彈性情況下的不對稱暗物質速度分佈。此外,暗物質必須被很好地限制在月球軌道內,並在地球表面附近耗盡。”
讓情況變得複雜的是,一些航天器,包括朱諾在重力輔助過程中沒有出現異常現象,這表明新的物理學可能有點牽強,至少在未來的飛越獲得更多數據之前是如此。
當時有多個團隊認為– 先驅者任務中的異常加速度約為 20 個天文單位 (AU),其中 1 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 也可能是由於新的物理學。然而,後來的偵測器並沒有經歷同樣的異常加速,並且發現這種異常很可能是引起反沖的熱效應。
飛越異常也可能有一個尚未確定的簡單原因,或存在某種資料錯誤。與所有的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它會在我們周圍呼嘯而過,也許我們不會有太長的時間來等待這個謎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