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石蛋內發現完整的恐龍胚胎

這偷蛋龍胚胎稱為嬰兒英良。 圖:Xing 等人,2021
在中國一家博物館的儲藏室裡,一個已經積滿灰塵十多年的蛋化石內發現了一個極為罕見的、完全鉸接的恐龍胚胎。 這個未出生的標本被認為年齡在 6,600 至 7,200 萬年前,揭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恐龍和現代鳥類之間的聯繫。
屬於一組有羽毛的被稱為偷蛋龍的無牙獸腳類恐龍,這種未孵化的生物估計長約 27 公分(10.6 英吋),標誌著首次發現表現出當今鳥類胚胎典型姿勢的恐龍胚胎。 在孵化前不久,現代鳥類會進行一系列稱為「捲起」的動作,其中包括彎曲身體並將頭部放在翅膀下,但這種行為的進化起源至今仍不清楚。
在期刊上報告他們的發現科學研究作者解釋說,他們的標本——綽號“嬰兒英亮”——被發現時頭部“位於身體腹側,腳位於兩側,背部沿著蛋的鈍桿捲曲”。 他們說,這種姿勢“以前在非鳥類恐龍中未被識別,但讓人想起晚期的現代鳥類胚胎。”

折疊被認為在鳥類的孵化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些未能採取這種姿勢的鳥類在從蛋中逃脫後存活下來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嬰兒英亮似乎也採取了同樣的姿勢,這表明這種現象可能首先在古代獸腳類恐龍的祖先現代鳥類。
研究作者史蒂夫布魯薩特教授表示:「這隻產前小恐龍看起來就像一隻蜷縮在蛋裡的小鳥,這進一步證明了當今鳥類的許多特徵首先是在它們的恐龍祖先中進化而來的。評論了,對這個令人著迷的發現做出反應。
小英梁位於英梁石自然歷史博物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恐龍胚胎之一,使研究人員能夠罕見地看到完整的獸腳亞目恐龍寶寶。 然而,由於它是同類中唯一的標本,研究作者承認,從他們的觀察中無法得出關於恐龍胚胎性質的確切結論,並且在證實任何假設之前,需要研究更多類似的化石。
儘管如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新的特殊胚胎化石暗示,一些通常被認為是鳥類獨有的早期發育行為(折疊)可能更深地植根於獸腳亞目動物譜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