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的演化可能是為了判斷他人

評判他人的需要可能引發了更大大腦的進化。 安妮卡/Shutterstock
眾所周知,人類擁有地球上所有哺乳動物中最大的大腦,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可能進化出這些超大的控制中心,以便能夠判斷他人。
據流行社會腦假說,人類智力與複雜的社會結構一起進化。 這方面的證據可以從我們的事實中找到大腦皮層– 其中包含大部分大腦區域調節社交互動– 相對於大腦整體大小而言,其比例比其他動物大得多。
因此,有人推測,隨著靈長類動物開始形成更複雜的社會,演化需要更大的社會認知為更大大腦的發育提供了火花。 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無法確定我們社交互動的哪些特定方面需要這種大腦擴張。
在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報告研究人員調查了「間接互惠」的起源,即人們有時會為非親屬提供幫助,儘管沒有任何直接回報的保證。 研究作者提出,這種交流是透過人類獨特的「社會比較」能力來實現的,「社會比較」是指我們透過衡量他人與我們自己的社會地位來決定如何對待他人的方式。
大型、複雜社會的發展導致了對更大社會認知的需求。 blvdone/Shutterstock
該團隊使用電腦建模程式創建了一個由不同社會等級的個人組成的假設社會。 然後,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捐贈遊戲”,隨機選擇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捐贈。 根據所選人員的社會地位,以及進行此類捐贈將如何影響這些地位,研究人員能夠計算出在進行或拒絕捐贈時對社會所有成員最有利的決策策略。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當人們選擇向與自己社會地位相同或更高的人捐款時,個人和社區受益最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間接互惠現象。 因此,正是出於這個目的,社會比較對於複雜社會的所有成員來說至關重要。
儘管沒有生物學證據表明人類大腦如何生長以應對日益增加的社會複雜性的需求,但研究人員認為,為了蓬勃發展而進行社會比較的需要可能導致了更大皮質的進化。 換句話說,具有判斷力實際上可能是智力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