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4號睡覺,15號醒來。

時間管理是一件棘手的事。
圖片來源:Alina Cardiae Photography/Shutterstock.com。
您習慣的日曆並不是永遠存在的。 例如,公元前 5 年的人們並沒有站在那裡想知道這個「基督」傢伙是誰,他們都在倒數計時。 日曆因政治原因而變化,也是為了更能反映我們對這一年的理解。
1582年,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引入了公曆。 在此之前,羅馬世界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都使用儒略曆,由朱利葉斯·凱撒於公元前 45 年引入。
儘管儒略曆在日曆上運行得很好,但計算復活節的日期卻存在問題,公元 325 年的尼西亞會議決定,復活節應在春分後第一個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幾個世紀後,人們注意到理事會設定的春分日期——3月21日——已經偏離了實際的春分日期。
為了嘗試將日曆與太陽年(地球繞太陽旋轉所需的時間)聯繫起來,儒略曆每四年有一個閏年,其中增加了一天。 問題是,由於實際的太陽年是365.24219 天,儒略曆很快(我所說的很快,我的意思是極其緩慢)每天增加一天314 年。
為了解釋春分和至日的移動,當引入公曆時,人們決定世界應該簡單地跳過幾天。十月教會選擇這一天是為了避開基督教曆法,10 月 4 日阿西西聖方濟各節後,改用公曆,讓所有人立即提前到 10 月 15 日。
教宗格雷戈里本應將日期移動13天來彌補偏差,但經過數學家和科學家的計算,他只移動了10天。
儘管天主教會在 1582 年就採用了該曆法,但它是較早採用的,導致兩個曆法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後來採用格里高利歷的國家——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第1752章– 不得不跳過更多天數,土耳其在 1926 年和 1927 年期間損失了 13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