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語言的語音速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訊息速率保持不變

陳宇達/Shutterstock
說英語的人比說日語的人說話速度更快——準確地說,平均速度為 11 個音節。但當談到語言效率(即在給定時間內傳達了多少訊息)時,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據語言學家在雜誌上寫道科學進步,我們都以每秒 39.15 位元的速率傳輸訊息——無論我們的母語為何。
這項研究的主要結論是,語言效率越高,語速就越慢。例如,巴斯克語被評為 17 種歐亞語言中「資訊密度最低」的語言,每音節 5 位。 (有點是將不確定性減少一半所需的資訊量。)但它的平均速度相對較高,為每秒八個音節。
相較之下,越南語是一種資訊密集型語言,每個音節有八位。然而,它的說話速度較慢——平均每秒五個音節。然而,就傳達一定量訊息所需的時間而言,巴斯克語和越南語是相同的。
里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計算了德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韓語、日語和土耳其語等歐洲和亞洲17種語言的資訊密度後得出了這一結論。然後,研究小組將這些語言的資訊密度與每種語言的 10 名使用者的平均語速進行了比較,這些使用者用母語閱讀了 15 篇文字。
結果表明,不同語言的訊息傳輸率保持不變,約為每秒 39.15 位元。儘管語言之間存在各種文體差異,但這一點仍然存在。例如,音素的數量,從日語和西班牙語的 25 個到英語和泰語的 40 多個。
研究作者得出的結論是,這表明訊息傳遞速度存在一個最佳範圍,儘管個體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有趣的是,先前的研究表明,語速快的人比說話認真的同齡人產生的資訊量要少。)
但看看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其他語言的研究將會很有趣。這裡分析的 17 種語言只是全世界 7,000 種左右語言的一小部分,而且它們在地理上僅限於歐洲和亞洲。研究人員也希望了解同樣的規則是否適用於隨意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