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創紀錄的高溫,北極正在燃燒,格陵蘭島正在融化
大火釋放出創紀錄數量的二氧化碳2進入空氣中,這可能會使問題變得更糟
加拿大大火歐洲太空總署的哥白尼哨兵 2 號衛星於 7 月 27 日拍攝了這張加拿大西北地區麥肯齊河附近野火的影像。
皮埃爾馬庫斯/Flickr(抄送2.0)
北極著火了。 今年夏天,破紀錄的氣溫和強風助長了該地區前所未有的山火數量。 光是在西伯利亞,7 月 28 日衛星影像就捕獲了數百起野火,覆蓋面積約 300 萬公頃。 截至 7 月中旬,阿拉斯加各地已發生多達 400 起野火。 高溫也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格陵蘭的冰層。
2019 年 6 月山火的規模和強度是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CAMS)追蹤全球山火資料 16 年來無與倫比的。 CAMS 高級科學家 Mark Parrington 表示,7 月的數字「比例相似」。 “尤其是北極圈火災的持續時間讓我感到驚訝。”
北極地區最常在七月和八月發生雷擊引發的野火。 但世界氣象組織 7 月 12 日報告稱,今年 6 月北半球異常炎熱和乾燥的天氣加劇了這一問題,並導致火災季節提前開始。
帕林頓說,該地區異常高溫和低降水幾乎肯定也助長了七月的野火。 他補充道,8 月初,CAMS 將發布月度公報,總結 7 月份的數據,“如果 7 月份的火災與(這些氣候)異常相符,我不會感到驚訝。”
阿拉斯加 7 月 4 日打破了高溫記錄,氣溫高達 32.2 攝氏度(90 華氏度)。 西伯利亞部分地區 6 月的平均氣溫比 1981 年至 2010 年的平均氣溫高出近 10 度。
融化的格陵蘭島
8 月 1 日,哥白尼哨兵 3 號衛星拍攝了這張格陵蘭島西部的照片。 在島冰蓋的左側,一場活躍的野火正在燃燒。 同時,大量的融化池(顯示為藍色斑點)聚集在冰上,這是創紀錄溫度的另一個影響。
格陵蘭島也在北半球的熱浪中悶熱不已:據氣象局稱,該島7月損失了近2,000億噸冰。丹麥氣象研究所。 7月31日,破紀錄格陵蘭島冰蓋的 56.5%DMI 冰川學家露絲·莫特拉姆 (Ruth Mottram) 告訴記者,它正在顯示出融化的跡象。美聯社。來自哥白尼衛星的影像8 月 1 日拍攝的照片顯示了多個融化的池塘,以及最近火災造成的燒傷痕跡和島上火災產生的煙霧。
北極大火不僅燒焦了地球大片地區,也燒毀了地球。 它們也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WMO 表示,僅 6 月的火災就釋放了超過 50 百萬噸二氧化碳,超過 2010 年至 2018 年所有 6 月火災釋放的總量。
帕林頓說,7 月北極野火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估計約為 79 兆噸。 這大約是上一個創紀錄月份(即 2004 年 7 月)排放量的兩倍。 2019年已經打破了這項紀錄。
碳排放量
2019 年 7 月,北極圈野火排放了約 79 百萬噸二氧化碳,打破了 2004 年 7 月創下的紀錄。
2003年7月-2019年北極野火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對當今全球暖化負有責任(SN:2019 年 8 月 3 日,第 19 頁 7).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已經使地球溫度比工業化前高出 1 攝氏度。 北極氣溫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進一步促進了該地區野火的成長和持續。
隨著地球變暖,此類北極野火預計將變得更加普遍。 這方面有地質先例:加拿大北極地區沉積物中的黑炭層顯示該地區經常發生野火上新世時期,當時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百萬分之 350 到 450 之間 — 與今天類似(SN:2017 年 12 月 9 日,第 12 頁 24)。 根據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台收集的數據,6 月二氧化碳濃度平均為 413.92 ppm。
同時,日益頻繁的冬季暖期、昆蟲爆發和野火也導致許多北極植物失去抗凍能力,乾枯死亡,大部分北極棕(SN:2019 年 4 月 13 日,第 14 頁 16)。 這反過來又增加了該地區發生更多野火的可能性:通常情況下,冰冷的泥炭地足夠潮濕,可以防火,但它們正在融化和乾燥。 一旦著火,富含碳的泥炭可以燃燒數月,將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中,並加劇暖化的回饋循環(SN:2018 年 3 月 17 日,第 14 頁 20)。